文教生活焦點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別再亂貼標籤

記者 許芷菱、邱翊庭、羅苡心/採訪報導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下簡稱ADHD)是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三軍總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楊立光表示,此障礙症源自腦部前額葉及皮質下腦區等多個區域連結功能異常,因此造成孩子不專心、衝動、坐不住,以及情緒和動作的控制失調。

ADHD的生活

ADHD患者葉小姐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後,經常接到老師來電,內容不外乎都是孩子上課不專心、吵鬧,甚至打擾到其他同學。為了解決孩子的問題,葉小姐四處詢問相關醫療資訊,才發現孩子患有ADHD,而她也在陪伴孩子檢測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也患有相同的疾病。

認識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資料來源/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製圖/張允馨

 

楊立光提到,ADHD的遺傳性高達80%,而治療ADHD主要分為藥物控制和行為治療。經過精神科醫師診斷和問卷測試後,進行分析、判斷來決定病患的治療方法,葉小姐也說,患者會因為年齡和生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好比成人與兒童的治療方式就有差異,她的孩子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有進行職能治療。

許多ADHD的患者有著相同的學習經歷。葉小姐說,有許多ADHD患者或者是患者家長會在臉書創建粉絲團,用以交流分享,其中最常提到的問題是,學校老師因缺乏衛教知識,很多時候,將無法自控的學生貼上「不會念書的問題學生」、「調皮搗蛋的壞孩子」等標籤。

6-12歲的孩童,最容易被發現ADHD症狀。攝影/羅苡心

在不友善的環境中,霸凌、排擠的事件層出不窮以及社交關係的惡性循環下,ADHD患者無法得到相關的協助與理解。

葉小姐說,「我們就像是倖存者。」她指出,台灣城鄉差距是個顯著的問題。由於衛教觀念仍不普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這兩種因素導致不同地區對於ADHD的接受和包容度有所不同。因此相比之下,北部的觀念和想法明顯更為開放及友善。也是因為這些原因,生活在北部的葉小姐說,她從不避諱與他人說起和討論自己與孩子患有ADHD

臨床心理師蔡百祥說,安靜單純的環境對於ADHD患者非常重要,因為ADHD患者的情緒起伏大,行為橫衝直撞,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若是無人關心照護這些兒童,讓兒童處於可能被霸凌、排擠等惡劣的環境中,對於孩子的成長教育十分不利。

葉小姐對孩子的教育,採用開放的態度,自由但不放縱,並且教會孩子如何肯定自己。也許是在這樣開明的教育下,她的孩子在與人相處中並沒有產生負面的影響,相反在人際關係裡能與同學友好相處。

共同創造友善環境

由於近年精神疾病知識普及,楊立光表示,醫院會時常與學校合作進行相關教育宣導, ADHD也是宣導的重點之一。

隨著時代的變遷,醫學發展的進步,人們對於精神疾病的醫療知識有所成長,但在大環境的相比下,社會大眾仍然缺乏充足的衛教知識,對於精神病人的態度相對保守。

因此現在有許多醫院或者是社福機構會進行相關的宣導或是諮詢處,例如台大醫院神經部社團法人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都會將ADHD的資訊放在網路平台,用來提供相關醫療知識及解除人們對於ADHD的誤解。楊立光和蔡百祥都希望能透過宣導以及教育,創造出一個對於ADHD兒童更友善的環境。

ADHD患者需要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攝影/羅苡心

物理心理職能多方治療

三軍總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楊立光。攝影/羅苡心

高壓的社會環境中,除了成年人會因外在或心理因素,而患有憂鬱及焦慮症,兒童相仿的症狀也不遑多讓。根據台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教授高淑芬在2017年發表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全台18歲以下兒少,約有四分之一罹患不同種類的精神疾病,其中又以ADHD、畏懼症、分離焦慮症等最常見。

楊立光表示,判斷是否罹患ADHD主要是仰賴醫生的直接會談,再使用量表作輔助,評估個案症狀的嚴重程度。量表的種類也會因個案的年齡不同而有所區別。中醫師侯裕峰提到,除了觀察患者注意及專注力方面的表現,還會用診脈的方式查看患者是否有合併其他的症狀。「ADHD的症狀通常是學齡後才會有明顯的表現,在學齡後主要是以藥物治療為主,職能及心理治療為輔。」

物理治療師蔡方婷進一步提到,通常患有ADHD的兒童除了有衝動及過動的症狀,還會合併協調上的障礙,平衡感較差。若是學齡前就有明顯的ADHD症狀出現,在物理治療方面,會量身訂做團體或關卡遊戲,改善孩子的病症。

ADHD的臨床表徵症狀圖中吻合六項便需進行深入評估。資料來源/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製圖/張允馨

職能治療師楊正賢提到,職能治療分為認知行為治療、親職訓練及感覺統合訓練。認知行為治療著重在ADHD兒童問題解決、生氣管理等技巧;感覺統合則是藉由活動提供豐富的前庭、本體與觸覺刺激,改善注意力缺陷的過動行為,但主要還是依據孩子的症狀來選擇適當的介入治療。

而在心理治療部分,除了要培養孩子計畫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外,更多的是和家長的溝通。心理治療師曾孟頤指出,改善ADHD孩子的症狀,關鍵是良好的親子關係。楊立光表示,其實治療ADHD最有效的方式,還是以藥物配合行為治療,而家長長期的陪伴和幫助孩子訂立一套良好的行為規範,才能讓孩子學習如何與ADHD共處。

蔡方婷物理師進行物理治療時的輔助器材。攝影/羅苡心

對過動症的誤解

台灣醫學會提到衛福部做的台灣疾病盛行率調查中,ADHD在兒童及青少年間盛行率為5%到10%,真正就醫的比例卻不到0.1%,楊立光表示,許多家長是因為學校老師的建議,才帶孩子到醫院評估。但大部分的家長卻不願相信確認罹患ADHD的診斷結果,對過動兒的認知不足與誤解是目前台灣社會的隱憂。

針對認知不足的問題,新北市政府衛生局結合教育局於2014年起辦理ADHD家長講座,並請專業醫師提供班級經營與輔導的建議,讓家長對ADHD有更多的了解。蔡百祥也表示,過去孩子個性較為衝動,又或是無法專注於書本,大部分家長會認為孩子只是調皮了點,長大就會得到改善,但ADHD症狀並不會痊癒,只能藉由良好的控制與它共處。

針對ADHD兒童,家長可藉政府管道多加認識與了解相關問題。圖片來源/pexels

ADHD藥物治療的依賴性也是家長擔憂的問題之一,ADHD的主要用藥「利他能」,又被俗稱「聰明藥」,使用一次專注力可維持8小時,讓學齡後的考生及社會人士容易產生依賴性。對此楊立光解釋,利他能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讓大腦釋放多巴胺,使症狀獲得控制,如在使用時配合醫囑,並不會產生很大的依賴性,且其為衛服部核准之藥品,安全性也無庸置疑。

臨床心理師蔡百祥。攝影/羅苡心

ADHD被劃分為精神科也是許多家長和患者抗拒的關鍵。心理治療師曾孟頤提及,家長不願意接受診斷結果,有很大因素是害怕孩子被貼標籤,當行為被以疾病定義時,便是標籤的開始,因為它區分了「正常」與「不正常」,她接著說,這些孩子有著驚人的創造力和行動力,而這也讓ADHD不僅是一個疾病,更是一項特質。

「每個人都有特殊之處,我的特色剛好是 ADHD。」身為臨床心理師的蔡百祥同時也是患者的他表示,ADHD的特質除了帶給他充沛的精力,也給予他不同於一般人勇於創新和嘗試的動力。他同時呼籲社會應去除ADHD患者身上的特殊標籤,正視ADHD並引領患者學習與它共處,有ADHD也能同時擁有精彩人生。

楊立光鼓勵ADHD孩童融入校園環境。攝影/羅苡心

延伸閱讀:

逾9成精神病患 居家照護資源不足

「我不是故意的!」不被理解的妥瑞兒

藥用大麻如開放 癲癇患者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