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新聞

山腳國小 日式老屋重獲新生

記者 周怡楨、吳俐嫻 /採訪報導

充滿歷史回憶的日式建築坐落在苗栗縣苑裡的山腳國小內,這些日治建築曾是許多教師宿舍,民國91年,大部分的宿舍被拆除,留下四棟作為見證歷史的遺跡,與新成立的山腳國小開啟不同的記憶之旅。

山腳國小日治後期宿舍群門口招牌。攝影/吳俐嫻

歷史重生 懷舊的日式建築

山腳國小內的日治建築建立於民國26到30年間,作為提供給教師使用的宿舍,地板挑高、牆壁為編竹夾泥牆等特色,是非常典型的日式建築。民國91年,山腳國小成立,原本將被拆掉的宿舍群,在居民與政府的考量之下,留下了四棟,與新建立山腳國小共生共存。

山腳國小日治後期宿舍群大致樣貌。攝影/吳俐嫻

建築分為甲乙丙丁四個層級,山腳國小的建築分屬丙、丁這兩個級別,表示為主任級以下的教師使用,因此可以看到房屋外面表示著丙一棟、丁一棟等字樣。

民國96年,日式建築的修復工作完畢,保留舊有的日式風格,再以現代的建築模式穩固構造,原本只以觀賞為主的日式房屋被賦予新生命,開始有了人流與物品的進入

經過修復後的宿舍外觀。攝影/吳俐嫻

教育傳承 融入特色課程

日式建築修復後,其中一棟作為校史室,擺放各式獎盃與校史內容,另一棟打造成與當地藺草文化結合的展區,擺放許多以藺草編織的藝品,開放給民眾參觀。剩下的兩棟則作為山腳國小國樂社的練習室,讓孩子們在古色古香的建築裡吹奏著不同的懷舊曲風。

國樂社的同學們吹奏著笛子。攝影/吳俐嫻
老師教導國樂社的同學拉奏二胡。攝影/吳俐嫻

除此之外,山腳國小早在民國104年開始推行由小朋友擔任閩南語導覽員,培養國小的孩子們用閩南語介紹這裡的日式建築。民國108年更加入特色課程,小朋友可以選修藺草編織課,也成立藺草編織社團,讓孩子們以簡單直接的方式,了解自己家鄉的在地文化。

台灣藺草協會在宿舍群裡的展間。攝影/吳俐嫻

這些日式建築如今已成為當地的精神指標,其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也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觀賞,在山腳國小與當地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之下,不論是小朋友們與日式建築間的故事,還是藺草與日式建築相互融合的文化傳承,這些日式建築都以新的樣貌,持續在這片土地上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