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把球「袋」入台灣 孕育體壇新秀

記者 馬淑靖、李和學、何霆軒/採訪報導

新北市水源國小是台灣第一所成立袋棍球社團的小學,在指導教練胡育鴻與曾佑齊的帶領之下,兩年的時間裡,孩子們對袋棍球運動從零基礎到拿下友誼賽勝利,在社團活動中,孩子不僅更加認識袋棍球,也找到自信與成就。

每周五放學後,是袋棍球社的練習時間,哨聲一響,孩子們就算愛打鬧也乖乖地聽從教練指令。從熱身到各組動作訓練,手把手的教學過程中,流露出教練與孩子們之間建立起的情感與信任。操場的綠地,是袋棍球社練習的場地,小朋友在ㄇ形校舍的懷抱中揮灑汗水,練習連續拋接、爭球、運球、鏟球等練習,可以看出已有相當水準。

教練胡育鴻指導社員傳接球。攝影/何霆軒

袋棍球起源於北美印第安人部族(IROQUOIS),球員手持頂端具有網袋的桿子作為持球工具,作「運、傳、接、鏟、射」的動作進行比賽,每場球賽進行時間為60分鐘,比賽在長110 公尺、寬 55 公尺的球場以十對十的形式進行;共三名前鋒、三名中場、三名後衛及一名守門員,得分方式是把球射進對手的球門內,勝利歸於進球較多一方。

水源國小在校園推廣袋棍球運動的過程中,也碰上了一些困難。首先是場地,袋棍球需要一塊平整的草地,但目前校內的草地看似平坦,踩起來還是有些坑洞,在跑動當中容易受傷;接著是人數的問題,正規比賽以10人對10人進行,由於袋棍球在台灣還是冷門運動,參與的小朋友較少,人數上沒辦法湊齊20人對練。

在加入社團前,小朋友對袋棍球這項運動都是陌生的,帶領從零起步的孩子們,曾佑齊表示,一開始會將基礎課程結合遊戲元素,讓小朋友產生興趣,才慢慢教導運動的規則。

水源國小袋棍球社教練曹佑齊。攝影/何霆軒

「練習一年之後,我慢慢看他們在打的樣子,真的很令我驚豔」教導主任黃孟嬌表示,參與社團的學生中,有平時不愛運動的小朋友,起初擔心會沒有辦法融入,後來發現他們越練越有興趣,孩子們也在社團中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

「可以去比賽,跟別人交流,又可以為台灣爭光。」社員林錦成表示,雖然從六年級才加入袋棍球社,但卻深深為之著迷。他從一開始連傳接球都接不好,但在教練的耐心指導和勤奮練習下,不只克服起步較晚的不足,也發現自己對袋棍球的興趣。他表示,未來升上國中,也會選擇有袋棍球社團的學校,延續緣分。

社員林錦成練習傳接球。攝影/何霆軒

去年舉行校際聯賽時,袋棍球協會邀請香港曾誠兆霖小學來台交流,與水源國小進行友誼賽,對於胡育鴻和曾佑齊而言,最興奮莫過於孩子們終於有對手切磋球技,沒有實戰經驗的孩子們最後拿下勝利,對於教練和孩子們而言都是一段振奮人心的回憶。社員劉宗祈表示,透過這場友誼賽,看見了對手的團結性,賽後也能知道如何加強自己與隊友間的默契。

五的社課時間是兩位教練驗收訓練豐碩成果的時候,也是和學生們最美好的回憶。雖然過程中碰上困難,但抱著對袋棍球的喜愛,胡育鴻和曾佑齊希望對袋棍球有熱忱的同學,能夠在國中、高中、大學,甚至進入社會,都能一直都熱愛著袋棍球。

紮根校園培育人才

秉持著教育的本意,中華民國袋棍球運動協會理事長林雅貞將袋棍球運動紮根於校園,不只讓更多孩子透過參與社團活動認識這項運動;她更打造一貫的袋棍球環境,培育相關人才,除了推廣袋棍球,也讓選手從校園畢業後,還能持續接觸這項運動。

推廣袋棍球運動將其向下紮根,林雅貞與學校合作,於校內成立社團。她表示,除了能讓小朋友對袋棍球這項運動有所認識,一方面也能藉此提供機會,讓教練到校園實習,從設備、場地到師資,協會也全力提供協助,讓學校能無後顧之憂的發展袋棍球社團。

「推廣是一條很長的路。」她認為,選手有了目標後才會願意繼續投入,除了在學校成立社團,協會也舉辦校際聯賽;為了讓新進球員也能有舞台發展,成立了藍鵲盃,提供球齡兩年以下的球員參賽,讓選手在台灣本島也能互相較勁。

「球員不是一輩子的,除了打球之外還要生活。」林雅貞表示, 為了讓接觸袋棍球的孩子們能學習更多相關技能,協會提供許多袋棍球相關實習工作給球員,例如教練、裁判、防護甚至行政工作,除了培育多面向的人才,也提供管道讓球員有機會學習不同技能,她說:「球員或許只是想來打球,但我會告訴他們,運動不是只有當運動員。」

代代相傳 王建升轉任教練傳承袋棍球

發現自己對袋棍球運動的熱衷,台灣袋棍球U19代表隊教練王建升從選手身份轉為教練,繼續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散播袋棍球新芽,除了延續自己對袋棍球運動的喜愛,更希望這項運動能被更多人看見。

「一開始袋棍球對我來說,是完全沒有看過的一項運動。」在高中好朋友的推薦之下,王建升在大學二年級的暑假開始接觸袋棍球,深深被袋棍球的高對抗性與速度感所吸引,使他決定投入。

王建升帶著決心努力練習,慢慢向上進步。照片提供/王建升

王建升表示,隨著訓練程度增長,逐漸跟不上大家進度因此感到沮喪,王建升並沒有放棄,在背後支撐著他的,是曾經懷抱著的國手夢。回憶,以前很喜歡籃球,但知道自己沒辦法成為籃球國手,便將這份堅持與夢想轉移到袋棍球運動,在參加國家代表隊國手選拔時,除了固定的訓練菜單,王建升當時也會運用額外時間作自主訓練,如對牆練習、自己找目標練習射門或上網看教學影片。

2016年的U19世界盃,王建升首次披上國家隊戰袍,不過才接觸袋棍球一年就有機會參與國際賽,讓他覺得自己還沒做好充分的訓練。他笑著說:「有硬著頭皮上場的感覺!」當時既緊張又興奮。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組賽與墨西哥的交手,因為兩隊實力相近比分互咬,甚至打進三場延長賽。他說:「雖然當時的我沒有什麼表現,很常被放在板凳,但是心情還是跟著大家上下起伏,也一直很想上場幫隊上拿點分數。」

延續對袋棍球的熱愛,王建升選擇轉任教練他表示,台灣打袋棍球的人數並不多,選拔也相對容易,由於人口少,所以稍有基礎就可以選上國手,儘管如此,他還是希望選手們能知道自己是背負著代表隊的名字出賽,不輕率對待練習。「希望選手們能相信我所教給他們的東西。」在袋棍球這條路上,王建升更想帶給選手的是「努力不懈」的心態。

王建升於場邊執教。照片提供/王建升

王建升表示另一個讓他投入教練的理由是推廣袋棍球。袋棍球在台灣沒什麼人知道,甚至拿著袋棍球桿走在路上還會被路人投以異樣眼光,他期許,「可能有一天,也許我們老的時候,台灣人能普遍知道這項運動,就像拿著籃球走在路上,不會有人特別去看你拿的是什麼東西。」

因材施教 培養體育興趣

降低入門門檻,循序漸進地認識一項運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助理教授陳信亨表示,依學生能力修改課程內容,除了讓學生在小學階段能接觸更多元運動項目,亦能使小朋友更積極投入於體育課程中。

陳信亨表示,體育(Physical Education)是透過身體活動來達到教育目的的學科;運動(Sports)則是競爭,只要符合公平、競技與遊戲的原則,都可以定義成運動。「體育課的主體是學生而非運動本身。」他說,運動一定要跟隨正式的規則來進行,但如果是在體育課裡面,規則可以依據小朋友的能力修改,讓學生能夠參與其中。

「黃金時期在國小階段,學生需要有途徑去發展不一樣的運動。」陳信亨表示,站在教學角度,會希望小朋友能接觸多一點運動項目。新興運動豐富了課程多樣性,學校體育課程不只能讓學生認識運動,各項運動亦有不同動作型態能讓小朋友從中學習。

依能力設計課程內容,讓學生參與其中。攝影/何霆軒

陳信亨認為,在課程推動上可採分級制,讓入門門檻低一點,以迷你網球為例,美國為了讓它能適應各個年齡層,在球的大小及球拍的長短上有做修改,使用的球場大小也因球員程度而異。「今天一項運動在推廣,並不是一步到位。」他說,除了硬體設備要根據不同年齡層設計,在課程安排上也要進行分流。

學校體育課程的設計,應該考量學生的能力,從小學小編制的項目來培養興趣 ,之後再發展正規訓練。他表示,在低年級發展休閒性運動,待更多人對該項運動有經驗,等到高年級之後,再慢慢加入競爭性。

新北市水源國小袋棍球社練習:

延伸閱讀:

師大藤球隊員 推廣冷門運動

女籃球員難發展 換跑道盼轉機

世新女籃招攬女洋將 奈及利亞長人助陣鎖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