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馬路虎口!兒童傷亡 交通事故居首位

記者 賴心怡、黃潔文/採訪報導

您家的孩子有好好地遵守交通規則、乖乖過馬路嗎?根據靖娟基金會針對2019年兒童傷亡新聞事件統計指出,「交通事故」是造成兒童死傷的主要原因。在如虎口的大馬路上稍微失神,就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兒童死傷主要原因來自於交通事故。資料來源/靖娟基金會、製圖/黃潔文

路口守護者 風雨無阻護平安

說到守護孩童上下學的幕後功臣,非導護志工莫屬了。不論日曬雨淋、豪雨或是天晴,總能見到導護志工們站在第一線保護孩子的交通安全。

愛心導護志工郭雅齡正在指揮交通,守護孩童安全。攝影/黃潔文

台北市文山區力行國小導護志工隊隊長郭雅齡表示,自己的孩子在導護媽媽的守護下安全快樂地成長,因此也希望能回饋校方進而開始做志工,從孩子低年級時,到現在已經20年了。

導護志工隊前隊長盧燕鳳指出,站導護時若是遇到車子硬要闖紅燈,志工們的使命便是「安全第一」,不與行車做過多的爭辯,保護好正在過馬路的孩子對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上學中遵守號誌,正確過馬路的學生及家長。攝影/黃潔文

此外,郭雅齡也分享了一段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回憶:

有一次毛毛雨,因為我不喜歡穿我們的雨衣,有位家長真的很好,看到馬上去買一件輕便雨衣來給我穿,當時那種感受,過了十幾年了一直還記得,真的很溫暖。

除了孩子們過馬路時所露出的笑容,家長給予志工們的溫暖,也是讓他們繼續堅持下去的原因。

遵守交通規則、緊牽著手走在人行道上的母子。攝影/黃潔文

教育向下紮根 陪伴孩童安全成長

對於過路人來說,應該具備的交通安全知識應該不分年齡、不分你我。而針對孩童交通安全規則的教學,交通部及致力於守護兒童安全的靖娟基金會,都在一一進行努力。

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湯儒彥組長說明,兒童的行人事故中有70%是發生在過路口以及穿越道路時被撞,因此交通部在2018年時針對兒童安全過路口,與靖娟基金會合作製作了數位課程影片,提供給學校老師作為第一線的教學使用。

2019年起,則開始針對小學低、中、高年級及國高中五個學習階段,各階段應該具備的交通安全知識做出一個明確的架構來進行教材的編寫,提供老師們在未來教學時更多的指引。

孩童全神貫注聆聽「小黃帽計畫」課程。照片提供/靖娟基金會

湯彥儒指出,向下推廣交通安全有幾個要素,包含老師本身、教材與上課的時數。對於老師所需具備的交通安全知識,交通部除了提供線上課程外,也會定期舉行研習宣導新的交通安全知識以及法規的規定。另外,清楚規劃的教材也能更加充實老師的教學。

靖娟基金會企劃宣導處資源開發組組長陳琬婷表示,自2015年起,靖娟基金會開始推動「小黃帽計畫」,利用早自習及綜合課程的時間,規劃交通安全的教案培訓校內的志工,再經由靖娟基金會的同仁及志工針對不同年級所設計的教案進班教學。

然而台灣尚未納入完整的交通安全課程,目前只能透過志工及講師進入學校做教學,對此湯彥儒說明,交通部及教育部仍在配合這部份努力,希望未來平均每一學年能夠有四個小時的時數來做交通安全的教育。

寓教於樂 增加體驗的互動式教學

2018年底,台北市萬華區青年公園內啟用了全國首座戶外交通公園教學區,園內除交通實景、交通號誌外,其中更設置交通交通標誌標線大尋寶、標誌翻翻排等遊戲區以及穿越路口小知識、號誌大解析等告示牌。

寓教於樂的交通公園,設置了路況實景。攝影/賴心怡

除供一般民眾體驗遊玩外,靖娟基金會也曾在此舉辦交通公園宣導活動。家長不僅能安全地帶領孩童實際模擬路況,還能體驗公車駕駛視野死角,讓孩童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能夠清楚了解及學習更多保護自己的交通安全知識。

宣導活動中,小朋友戴上眼鏡體驗酒駕關卡。照片提供/靖娟基金會

除了互動式的交通公園,能夠增加孩童學習體驗的,不僅是經由「小黃帽計畫」進班宣導,靖娟基金會也會定期舉辦相關宣導活動,使交通安全不只是沉悶的教材,還能有趣地貼近孩童生活。

陳琬婷表示,曾詢問過小朋友學習課程過後如何有效地應用所學的知識,小朋友們也都能正確說出安全過馬路的方法,例如穿越時左右看有沒有來車、看到車子在轉彎時要離車子越遠越好,甚至是具有視野死角的概念等,讓他相信,其實孩童的行為是能夠透過教育改變的,只要不斷提醒、叮嚀,便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延伸閱讀:

保全人員指揮交通 交通部修法禁止

交通事故頻傳 高齡駕駛成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