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

【攝影報導】古代美女青春永駐的秘密—士林挽面街

記者 蔡永嫻/採訪報導

長達三十年歷史的「挽面街」,短短一百公尺內卻有超過十家攤位,意外成為士林特有的風景。

挽面街位在天主堂旁邊的人行道上。攝影/蔡永嫻

不論天氣如何,每天一大清晨,天還未亮就能見十多名師傅推著推車、帶著大包小包來到挽面街,小小的身子將一隻隻大陽傘佇立在人行道間,工具箱擺放在腳邊,加上兩張小板凳與客人相視而坐,本是吃力的動作,卻能感受出師傅們熟練的身手,整理前後竟然花不到十分鐘就輕鬆完成。

僅塞得下二人的小攤位上,藏著卻是師傅們多年來的漫長歲月。

師傅將細綿線交叉拉扯形成「又」字型,呵護每位客人的面子問題。攝影/蔡永嫻
超越百年歷史 古早味美容術

挽面,又稱做挽臉。這種傳統美容法已有百年歷史,也是五零年代嫁娶六大禮之一,女性出嫁前的修容儀式,象徵改頭換面能帶來好運,也有「有人緣,得人疼」的意義,過去只有結過婚的女人可以做,而現在並無特別規定,尤其在七月清明節和十二月,新年時,為了去霉運,而成為最多人光顧的時刻。

早期台灣不像現在百貨公司林立,進口化妝品保養品隨手可得,當時的女性就是透過挽面來維持皮膚光澤,靠著一條細綿線和一塊澎粉,師傅口手並用,將臉上多餘的角質粉刺與雜毛徹底去除,雖然每個人對疼痛接受度不同,但對常客來說已經是習以為常也舒適的保養行為。 

下巴汗毛多,常客對疼痛的忍受度相對較高。攝影/蔡永嫻
高手藏民間 無師自通練出技

1950、 1960年代的台灣,挽面是相當受歡迎的行業。現在美容項目較複雜,簡單低調的招牌上,清楚看出除了挽面挽臉,還有燙睫毛、霧眉和修指甲等多元服務供客人挑選。

記者在一家家攤販訪問過程中,發現街上的師傅最少也有十五年的資歷,長則超過30年的許朱呅,今年已87歲,是街上最資深的挽面阿嬤。

位於街上第一間店面的許朱呅有如挽面街活寶,每當有客人經過,總會一手拉著板凳,熱情地用台語洪亮地打招呼,好像站在大門口的接待員告訴路人,歡迎來到獨一無二的古早美容世界!

許朱呅是挽面街上最資深店家。攝影/蔡永嫻

街道一支支陽傘下,許朱呅與客人面對面坐在兩張小板凳上,她謹慎地照顧客人的顏面,而手邊的工具都是生活中垂手可得的用品,吸收油脂的硼粉、縫衣服的棉線、一般的扁梳和髮夾。

首先師傅先在客人臉上打上一層硼粉讓汗毛豎起,兩手將棉線一端撐開,再用嘴巴咬著另一端,好讓棉線能更緊貼臉部,全部過程費時30至40分鐘,最後一步拿蘆薈露輕拍雙頰,作為消毒和按摩作用,也代表整個流程的結束。

簡單的工具都是日常輕易取得的材料。攝影/蔡永嫻

許朱呅憶起當年,因女人無法出外工作,就會在家自學挽面技術,棉線一邊用嘴巴咬著,尾部用兩側大腿夾著夜以繼日地持續此動作,練習到嘴脣和手指都受傷脫皮,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也能幫左鄰右舍親友挽面,不但當作休閒樂趣還能賺點外快。

臉頰輕拍絲瓜水為消炎作用,也是挽臉最後步驟。攝影/蔡永嫻

阿美師傅來到挽面街十五年了,是許多上班族下班後的指定人選。當她談起這條挽面街是如何形成的,她則是不確定地回答,最早是由一位婦人帶著自己的挽面工具來到文林路上擺攤接客,後來發現生意不錯,越來越多人聚在這邊才形成的。

繁忙時大家一起工作,閒暇時可以互相串門子,每天過得很快樂,總比待在家裡閒閒沒事做好,彷彿最初聚集的原因也沒那麼重要了。

天氣不佳,挽面街看來生意冷清。攝影/蔡永嫻
守護傳統文化 傳承絕不斷線 

經濟不景氣,與精緻美容業的蓬勃發展,是挽面街面臨的重大挑戰,街上師傅都相當感慨,早期客人是一個接一個,與現在的情景完全是天壤之別,甚至許多年輕人對「挽面」仍是完全陌生的詞。

傳統技藝逐漸式微的狀況下,儘管政府多麽不重視這項文化,也要藉由自己的力量,將這三十年的歷史持續生根,不讓挽面這項古早技術在自己手中斷了線。

不論刮風下雨,陽傘是師傅頭頂上頭唯一遮蔽物。攝影/蔡永嫻
陽傘上的補丁象徵著三十年來漫長歲月。攝影/蔡永嫻

 

相關新聞:

美麗的隱憂 化妝品成分潛藏危害

臉部清潔技術比一比 挽面還是做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