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焦點

一磚一故事 雕出舊時光

記者 沈麗容、李凱欣、江芝語/採訪報導

磚雕文化在400多年前隨著船隻一併來到台灣,從做為壓船的材料,配上荷蘭人所帶來的燒窯技術,到清朝時,「磚雕」成為一種藝術,板橋林家花園便有著大片的磚雕牆作為裝飾。

早期的磚雕是作為一種建築裝飾,主要表現吉祥、長壽等寓意,屋主會在廳堂使用壽翁、壽桃、松木、蝙蝠、仙鶴等具有正面意味的圖像;在花園中使用花、鳥等圖像;使用竹子圖像,則是期盼子女節節高升。不同屋主會用「磚」來展現不同的想法。

除了吉祥寓意外,磚雕更能呈現出一個地區的特色或是歷史。然而,隨著時代推進,「磚」這樣的建材漸漸被鋼筋水泥取代,在現代的房屋中也不常看到用磚雕作為裝飾,這項技藝也從單純的建築裝飾,逐漸轉型為藝術。

居住於新店區下城社區的磚雕師傅陳逢顯,西元2017年帶著社區居民們利用磚雕,在牆上拼出新店的特產——香魚,在巨大的作品之下,是由居民們展現自身特色的小雕刻拼湊而成。

下城社區透過磚雕讓在地特色藝術化。攝影/沈麗容

陳逢顯在40多年前憑藉著工作中磨練出的雕刻技術加上自身的美術底蘊,開始在不同的材料上進行雕刻,「磚」便是其中之一。他表示,磚雕與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分割,他也將這份精神體現在他的生活中。

磚雕師傅陳逢顯以「每一塊磚都是真情的流露」形容磚雕。攝影/李凱欣

社區中每幅大型磚雕牆,都是由許多塊小磚雕組成,這些小磚雕除了刻畫出新店的另一個特色——荷花,更展現下城社區的地理人文特色,步入社區便可以看到用磚雕呈現的「大尖山」以及古老的三合院。

陳逢顯鼓勵居民以及他的學生將生肖、年齡等結合在磚雕中,他說這樣即便過了許久,居民們也能想起,原來當年的自己也曾做過這麼一件事情,除了為自己留個紀念,也可以向子女展示自己及地方的歷史。

居民以磚雕呈現生肖及年齡,展現歲月的痕跡。攝影/沈麗容

1997年成立的「陳逢顯毫芒雕刻館」中陳列了一系列的人像雕刻,有著象徵「十全十美」的全家福、「兩岸名人錄」,紀錄下家中人的成長歷程、政治的變遷,體現時光的流動。

此外,陳逢顯也曾指導新北市新店區安坑國小的學生,在畢業前夕製作屬於當屆的磚雕作品,並將所有應屆畢業生的雕刻貼在牆上,拼成一顆大樹,名稱為「大樹下、好讀書」,表現「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意義。

安坑國小校長方慶林表示學校會在5月讓應屆畢業生製作磚雕,再拼湊成一幅磚雕牆,過程耗時大約兩個月。攝影/江芝語

受陳逢顯指導磚雕一年的學徒蔡惠瑜,作品大多是和母子親情、家庭有關,她希望透過自己雕刻出的作品,在未來向自己的孩子展示自己的情感及曾經所學到的技藝。

磚雕學徒蔡惠瑜希望透過磚雕來傳達親情說不出的愛。攝影/李凱欣

磚雕的呈現,多數具有特殊的寓意,更是體現時代、歷史、文化和情感,陳逢顯提到,藝術是長時間的積累,透過歲月的沉澱、經驗的積累,在不同年齡段呈現出不同的情感。

現代磚雕擺脫制式的圖像,加入更多現代元素、地方特色,將磚雕融入生活當中,呈現藝術不同的風貌。

傳承工藝 盼望大眾注意

磚雕這種耗時耗神的傳統裝飾工藝在現代逐漸不被重視,目前台灣只有在板橋林家花園、三峽老街等老街、舊宅與歷史古蹟才能發現磚雕的蹤跡。

擁有磚雕技藝的師傅並不多,且當中大部分師傅年齡偏高,年輕一輩參與、學習磚雕的意願不高,導致磚雕工藝傳承困難重重,可能面臨失傳危機。

陳逢顯鑽研磚雕多年,近年來也致力於磚雕傳承,透過早期開設的雕刻館進行教學,並在館內陳列自己多年來的雕刻藝術作品。陳逢顯表示,他過去到訪許多學校甚至是幼兒園與同學進行互動教學,藉此希望年輕人能夠對磚雕產生興趣。

針對目前較少年輕人進入磚雕行業,陳逢顯提到,藝術很現實殘酷,學習磚雕需要時間,且學習期間的經濟收入不穩,導致較少年輕人選擇加入磚雕行業。

陳逢顯透露,他目前學生的年齡層多在五十多歲左右,有穩定的工作,與年輕人相比,較沒有經濟與時間壓力。

陳逢顯的理念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在教授技藝過程中,陳逢顯會讓學生以雕刻荷花入門。他指出,如何雕刻、呈現荷花的紋理、轉折、深淺與基底,都蘊含著深度的學問,若能把荷花雕刻好,那未來雕刻其他東西也較容易上手。

下城社區中許多居民多以荷花作為磚雕入門作品。攝影/李凱欣

同樣受陳逢顯指導的學徒陳修敏表示,他久仰大師盛名多年,因興趣使然,專程從內湖前來新店向大師學習磚雕技藝;而蔡惠瑜說,從小就想學習磚雕,但礙於早期認為女生應該做家政,男生從事工藝的刻版印象,又因婚後忙於工作與家庭,未能接觸磚雕技藝,直到認識了陳逢顯才有機會學習磚雕。

在傳承磚雕技藝的路上,安坑國小也參與其中。安坑國小在兩年前設置磚雕的相關課程,但目前因經費等問題暫時取消此課程;安坑國小校長方慶林表示,課程趨向多元化,也是磚雕課程取消的原因之一。

但所謂「路不轉,人轉」,即使課程暫時取消,方慶林現在改透過讓應屆畢業生製作磚雕藝術牆的方式推動磚雕文化,他也透露接下來有意讓往後的畢業生繼續參與此活動。

安坑國小校長方慶林希望藉由磚雕課程來推廣教育文化。攝影/江芝語
深入社區美化 打造新風貌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從1989年開始推動「一鄉村一特色」,也就是所謂的地方產業特色(OTOP,因緣際會下,陳逢顯在自己所住的下城社區成立了「陳逢顯毫芒雕刻館」,也就此開啟社區美化之路。

  • 地方產業特色(OTOP):全名為「One Town One Product」,以鄉、鎮、市為主,結合當地特色,發展出具有特色的手工藝或是品特產的產業。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OTOP城鄉特色網

下城社區透過磚雕布置留住下城社區的歷史故事。攝影/沈麗容

走進下城社區,放眼望去第一眼抓住大家目光的就是一整面的磚雕牆以及隨處可見的磚雕藝術。陳逢顯也說道,原本只是想將自己的樣子以磚雕的方式,在大門上完成自己的自畫像,把單調的鐵門變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沒想到意外地獲得當地里長關注,受邀帶領社區居民一同布置社區住家的外牆。

社區的巷弄集結各個居民的創作,從四個月大的雙胞胎兄弟的腳印,到高齡一百零二歲奶奶的作品都有,陳逢顯更利用居民的磚雕成品,拼貼成具有新店區人文特色的圖案,例如:香魚、荷花、柚子樹等。

在社區美化的過程當中,陳逢顯也遇到許多困難,像是因經費不足,所以每次只能先做一部分作品放到儲藏室,等到下次有經費時再繼續,如下城社區入口的那面牆,就花了七年的時間。

除此之外,由於社區居民有年齡層的差別,也並不是都對於藝術有研究,因此陳逢顯在教學方面就必須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居民的程度給予不同的意見。

賴素貞表示一面磚雕牆需要居民多年的努力及作品累積才可以完成。攝影/李凱欣

下城社區前理事長賴素珍提到,在推動「社區美化」的過程當中必須長期與居民進行溝通,起初並不是所有居民都願意將自家外牆提供社區做裝飾,不過經由長期溝通及看到社區美化的成品,居民們也逐漸改變態度,更加願意提供自家外牆作社區裝飾。

體驗過社區磚雕課程的童貴貞表示,因為以磚雕做裝飾的地方不多,所以磚雕課程讓社區居民擁有不一樣的體驗,也讓社區更加美好。

步入下城社區,居民遇到參觀民眾便會主動介紹,可以看出「磚雕」已經成為下城社區居民引以為傲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