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先前舉辦《千年一問-鄭問漫畫展》,引發熱議。攝影/范登煒
文教生活

故宮展出鄭問作品 漫畫發展重現曙光

記者 范登煒、羅皓樟、盧采渝、姜筑/採訪報導

「當他的作品出現陰險的表情你會真的覺得害怕。」在看過鄭問故宮大展—千年一問之後,輔仁大學中文系的黃同學如此深刻的描述。

故宮先前舉辦《千年一問-鄭問漫畫展》,引發熱議。攝影/范登煒
開創性的成就 化腐朽為藝術

在國家級的藝術殿堂展出漫畫,乍看是一件極為新穎的事,但如果見過鄭問的原作,便會震懾於作品的細膩與磅礡。鄭問的兒子鄭植羽說起父親對創作的要求與堅持時,語氣充滿了尊敬與崇拜。鄭植羽提到,因為故宮展覽而讓更多人想要進一步欣賞父親的漫畫,令他非常感動。鄭問的漫畫跟日本漫畫或一般人原本熟悉的風格不同,鄭植羽表示,傳統日本漫畫線條生硬,西畫的方式又失去本土文化特色,最終鄭問回歸到中國傳統方式,用毛筆作畫,形塑出個人的畫風及魅力

鄭問的作品除了本身扎實的繪畫技巧,同時也運用多種生活化的媒材進行創作,例如將塑膠袋黏貼在畫布上,讓平凡的物品變成藝術的參與者。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副教授胡覺隆表示,漫畫是很庶民的娛樂,有其獨特的語言卻沒有任何限制,創作者用個人的筆觸與讀者互動,這也是一項高度專業的工作。而鄭問的畫作完完全全的體現這樣的精神,將漫畫提升到藝術的層次。

胡覺隆認為,漫畫是平民文化,著重在創作者與讀者的對話。照片提供/胡覺隆
讓文學輸入作品 用哲學體現心境

除了擁有多種且深厚的繪畫底蘊,鄭問的作品更具有相當的文學性,《東周英雄傳》《刺客列傳》便是以史記為原型進行的創作,是少數從史記文學作品中題材蒐集的創作者。鄭植羽提到,鄭問因為喜歡那個時代的人物情懷,透過接觸大量書籍與影片,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及思想,成為孕育畫作的養分。另外,歷史文物、書畫古籍都是鄭問的參考來源,透過想像力及組織能力收攏成他獨樹一幟的作品風格。

有了文學作為基底,鄭問也在作品中包裝自己的哲學思想。在屈原《漁父》中,餔其糟而歠其醨是漁父給屈子隨波逐流的忠告,而原文中屈原並不以為然,縱然入了滔滔江河之中。而在鄭問的《東周英雄傳屈原篇裡,他為屈原加了一段對白:「我也是隨波逐流,隨著我良心的波浪啊。」細膩且澎湃的在作品裡編織自身心中的思想,著實算是跨時代及跨領域的對話。

 

影視網路竄起 成臺漫發展瓶頸

漫畫對許多人來說是伴隨成長的記憶,但臺灣人談到漫畫,浮現的幾近是日本漫畫,本土漫畫反而成為小眾。閱聽眾對臺灣漫畫(簡稱臺漫)創作者十分陌生,縱使仍有喜愛臺漫的人,卻也是既有的讀者,如何走出同溫層是項考驗。

蘇微希認為,臺灣漫畫產業在未來能夠蓬勃發展。攝影/范登煒

開拓動漫理事長蘇微希認為,1992至1997年是臺灣發展漫畫產業的極盛時期,早從1980年代默默耕耘的臺灣漫畫家,像是敖幼祥、鄭問,以及《傑利小子》創作家胡覺隆都在1990年代在臺灣漫畫舞臺嶄露頭角。

可惜在正要起飛之際,受到影視娛樂產業的席捲,3D動畫與特殊效果的呈現,吸引觀眾目光,甚至願意花錢購票觀看,紙本漫畫就漸漸式微,被時代的浪潮給吞噬。

從商業經營模式的角度來觀察,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在一片土地上耕耘10到20年的時間,產業的消費習慣以及獲利模式才能夠發展成熟。

蘇微希以日本漫畫的發展為例,儘管在1995年《七龍珠》漫畫下檔,標誌一個時代的結束,隨後日本紙本漫畫市場開始走下坡,刊登的漫畫雜誌銷售量跌幅高達200萬本,但高峰期的銷售量達600萬人。

龐大的數字背後,是穩定的消費習慣與獲利模式。反觀臺灣,在黃金5年期間,就被影視的浪潮給打下來,也就無法形成屬於臺灣漫畫的獲利銷售模式。

臺灣漫畫產業決定性的崩壞是網路世代的來臨,蘇微希提到,現今許多人以網路平臺觀看漫畫創作,然而這樣的產業卻無法發展成自我的獲利模式,許多平臺免費提供漫畫,或僅給予創作者零星稿費。因此,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蘇微希認為,臺灣新生代的漫畫家,不妨先在同人活動當中尋找到客群與賺錢方式,來持續支持自己的創作,並同時等待更大的發展機會。

近幾年臺灣漫畫逐漸多元化,內容題材上有了新的突破,適合成人閱讀的圖像小說與視覺文學興起,打破漫畫為休閒娛樂的既定印象,添加哲學思考的內涵,畫風上更融合日本與歐洲的漫畫風格,為的就是讓臺灣漫畫再次闖出一片天。

 

漫畫產業昔日曲折 今得政府正視
楊先妤表示,臺漫產業發展首先要讓創作者作品站上國際舞臺。攝影/姜筑

談到臺灣漫畫產業現況,蘇微希認為漫畫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日可待。由於行政院文化部在今年投入將近8000多萬的漫畫輔導金,支持臺灣漫畫創作,再加上同人活動的盛行,臺灣漫畫家目前能夠與時代接軌,了解讀者的需求,而非單純在意自己的藝術創作,使得漫畫產業在臺灣能夠繼續蓬勃發展。

而大辣出版社編輯楊先妤則認為,讓臺灣漫畫創作者被自己人看見是首要之務。近幾年「同人誌」發展蓬勃,許多漫畫家從此起步,改編正式出版的漫畫,進行二次創作,讓「圈外」的讀者有機會認識他們。

抑或是文創熱潮不斷的擺攤活動,「Zine」(亦稱「小誌」)就深受年輕人喜愛,它是一種獨立、非大量印刷的小型雜誌,幾頁的漫畫富有手工感,讀者若有興趣,這位漫畫家的其他作品就有被看見的可能。

 

多方資源輔助 漫畫產業走出新路

隨著網路興盛,閱讀習慣漸漸改變,書籍已不是這個世代的首選,漫畫和異業合作便成了一項急迫的任務。楊先妤表示,漫畫家可與觀光局合作,藉由商品包裝設計到公車站的美化,都能讓漫畫觸及到生活周遭的每個人;而漫畫與植劇場的跨界合作,讓漫畫登上大螢幕,藉由不同媒介的影響力,發揮最大價值。此外,楊先妤更提到話題的重要性,不管是由漫畫家本身創造出的話題,或是搭上戲劇、社會新聞熱潮都是成功讓臺灣人更認識漫畫的方法。

而政府的支持也是關鍵,CCC創作集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之一,由臺灣漫畫創作者以歷史人文與自然科學的角度來創作,而今年正逢10周年紀念。CCC創作集的背後,有中研院博士輔以歷史知識,讓臺灣漫畫創作者能夠畫出符合時代背景的人文風情漫畫,並且加入漫畫家的個人風格,這在現今商業漫畫中相當少見。蘇微希認為,儘管臺灣早期受到日本漫畫風格影響,但臺灣漫畫已經逐漸開始走出自己的市場。

目前臺灣漫畫,有政府與民間的支持,才能創作出屬於「臺灣風格」的漫畫藝術。攝影/姜筑

針對未來的發展,蘇微希覺得除了政府與民間的努力之外,如何做到夠「本土化」,並且定期產出足夠份量與厚度的漫畫刊物,與時俱進的調整畫風與技術,才能夠站上國際舞臺,創作出屬於臺灣藝術價值的漫畫,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項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