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款娃娃鞋加入編織設計,更顯女人味。圖片提供/蔡麗琴
文教生活

五十年臺灣鞋業轉型 再展榮光

記者 邱芃睿、陳卓希、葉蔓芳、張庭瑜/採訪報導

一雙鞋子,除了鞋型、設計、材質,你有想過小小體積的一雙鞋,包含的工序需要多長時間以及它的產業背景嗎?台灣製鞋業過去在全球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在80年代,台灣享有「製鞋王國」的美譽,這個稱號也一直是台灣的驕傲。

技術轉移 臺灣接下第一張代工訂單

1988至1990年,受到國際對保障勞工權益的思潮影響,政府的經濟政策做出改變,此舉大大地改變了臺灣的生產結構,讓「臺灣」不再是製造業最佳選擇。

目前製鞋業在臺灣被認為是夕陽產業,主要原因在於技術的失傳、青年不願承接,其中面臨的問題也包括品牌行銷及整體設計受限制,設計方面仍然擺脫不了歐洲精品時尚的影子,台灣難以走出獨特的亞洲風格,想要讓「臺灣品牌」要在國際市場上展翅高飛,製鞋業者們仍需不斷努力。

臺灣於1967年開始製鞋,當時日本已經開始將產業導向貿易轉單的中介商,並開始發展本土品牌;菲律賓則對鞋業代工感到厭倦,將訂單、技術轉交台灣後,讓台灣在接下各式鞋業製造的代工訂單後,帶動了在地製鞋業興起。日本經過一段時間後放棄了技術,轉向中介貿易商導致鞋業品牌的訂單流失。此時,大多數品牌接洽代工製造廠商更願意直接接觸下游廠商(臺灣),而非中介商(日本),也因此使臺灣因緣際會地在這片土地萌芽、深耕代工鞋製造,成為當時鞋業代工大本營。

台灣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賴奇見。
攝影/陳卓希

80年代,臺灣來到製鞋鼎盛的時期。1988年,臺灣經濟迅速成長,出口來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峰。臺灣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賴奇見表示,美金台幣在當時出現變化,在美元大幅貶值的情況下一美元僅能兌換25元台幣。使從事出口代工製造的臺灣業者從事出口代工製造的不再有紅利,臺灣開始了產業外移的旅程。直到1980年末,臺灣鞋業代工廠家們紛紛把製造廠外移到中國、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地區。

臺灣製鞋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賴奇見指出,在1990年由於外商在臺投資侵害了在地勞工的權益,促使政府大力推行「勞動基準法」,進一步使人力成本增加,更改變既有的生產結構。

 

跨界創業 打造理想好鞋
蔡麗琴與丈夫龔政維攜手創立手工鞋品牌。
照片提供/蔡麗琴

從80年代至今,經過了數十個年頭,製鞋產業雖不如以往的勝景,甚至是被譽為黃昏產業,不過仍有一群人想用雙手做鞋,經百道複雜製鞋程序,成就出一雙留有匠人雙手餘溫的好鞋。

每個人的腳型大小不同,部分人因此而難以購買合腳的鞋子,「手工製鞋」確實是這群人的救星,手工鞋的往往價值不菲,讓人望之卻步。自己尺碼偏小又喜歡歐美鞋型的設計,這啓發了喜樂鋪手工鞋創辦人暨設計師——蔡麗琴(Maya Tsai)對製鞋的興趣。

蔡麗琴大學畢業後擔任醫檢師工作,直到2014年才投身鞋業並自創品牌。她坦言創業這條路並不算特別艱難辛苦,因最初的想法只是把鞋子做好而不是把品牌做大;憑著與生俱來的設計天賦和過去買鞋時積累的品味,繪出她構想的鞋型設計。

獨身創業的蔡麗琴並沒有大資本,也不願意寫企劃案給政府部門尋求資助。她認為等到政府撥款資助時,早已尋找到鞋子的市場。她資本欠缺,在品牌草創初期,僅能開發出一種娃娃鞋的版型,嘗試市場的水溫。

經典款娃娃鞋加入編織設計,更顯女人味。圖片提供/蔡麗琴

每當蔡麗琴帶著皮革與設計圖見代工廠時總是處處碰壁。回想起一次設計的編織系列鞋款,即使找到有能力配合的代工廠,對方也不願意給好臉色。這是因為師傅代工鞋子往往「按件計酬」,複雜代工意味著難以累積大產量,代工獲利少師傅自然對這類訂單不是特別有興趣。

多次請求下即便工廠願意接下訂單,製作到出貨需要超過一季的時間,但設計師都願意等待,因為這是她心中想要的鞋子。

因愛而生 每雙鞋都留有匠人的餘溫 
陳永昌希望客人都能找到合適的鞋子。
攝影/陳卓希

愛花製作所創辦人暨設計師——陳永昌,他坦言手工製鞋其實是相當籠統的說法。因為鞋子必然需要手工製作,只是機械製程的手法不相同,厲害的臺灣製鞋代工將鞋子拆分成多個部分,各個部分有不同的部門或生產線下去完成,例如材料準備、車線、成型、組裝等。

製鞋的過程中有種技術被稱「攀鞋面」,這個技術至今仍被認為是最不得馬虎,是鞋子組成中的重要程序之一。「攀鞋面」的主要工作是將鞋面布料裹在楦頭模具外,將界面的邊緣收入位在模具底層的網布,未來將鞋底合上時會將模具從攀好的鞋面取出,使鞋子成型。

陳永昌大學時就讀產品設計科系,曾在鞋廠擔任設計師助理,跟著師父從基本功做起。在設計師和製造商間,用了在幾年時間學會了手工鞋的基礎製程與技術。他平常就喜歡手作,在一次女友生日的機會下,嘗試做出人生第一雙手工鞋,卻意外發現對製鞋的興趣。

背後為女友做鞋的溫情故事,也是「愛花」的由來。 提到手工鞋的核心價值,陳永昌希望「能讓每個人都有一雙舒適而獨特的鞋子」,強調獨特不僅止於款式不同而已,而是從版型開始到選擇布料、甚至是鞋底部分,都能夠按照客人的喜好而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樣式。

客人可以選擇喜歡的布料。攝影/陳卓希
未來將找回製鞋王國的美譽 

臺灣製鞋產業曾經十分風光,如今卻不如以往,師傅年邁,然而學徒出師需大約三年半時間,不少公司擔憂沒有青年人加入行業,製鞋產業後繼無人。事實上臺灣品牌多不勝數,而這些品牌也經常出沒在百貨公司的中島位置。

儘管如此,這些品牌往往會被冠上華麗的外國品牌名稱與鞋型樣式。以臺灣品牌Daphne達芙妮為例,知名度在國內極高、銷量也不差,但產品要推廣到海外市場卻有一定的困難。為了讓自家品牌走在時尚最前線,女鞋的樣式大多是從歐洲意大利取材而來,每一季新品發表,公司會派遣人力前往歐洲網羅各大品牌的樣式、材料,再依照當季的風尚進行設計更改。

即使這些女鞋已經修改過樣式,成為臺灣品牌獨一無二的新品,卻還是隱約帶著歐風精品時尚的影子,當品牌難以獨樹一格時,外銷上也讓海外市場消費者對本地產品缺乏興趣。

最新研發光反鞋面。攝影/陳卓希

有人認為臺灣製鞋王國已完全結束,但以全球製鞋供應量來說,市面上有60%的鞋子是臺灣廠商製造,運動鞋更佔市場八成之多。

目前大多臺灣廠家在東南亞洲建設工廠,臺商帶著資金、技術將生產基地遷移到越南,並以完善的職業訓練教育當地勞工。

不久的將來,技術研發中心會逐漸從外國轉回臺灣,一方面為了保存原有技術,另一方面可以進行創新研發。

現今的產線上都部份應用人工智慧,不過尚未被貫徹到整條生產線路上,因製鞋過程需以人工為主。一但人工智慧生產的技術成熟,機械手臂的效能更高、售價日益低廉,總有天能被完全運用在多數生產線,為製鞋業帶來新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