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賴威丞(圖右)在訓練用戶的同時,會依照健身者的心理與生理狀況做菜單調整。攝影/林榆婷
焦點運動

菜鳥消防員為圓夢 靠健身擊退甲亢

  • 記者 林榆婷 蔡秉宏 陳柏學/採訪報導

消防員劉瑞齊從小深受甲狀腺亢進(以下簡稱甲亢)影響,由於服藥因素常無法參加畢業旅行等過夜活動,更因服藥後遺症受到他人嘲笑,內心受傷,在接觸健身之後,人生卻有了極大轉變,現在已不受藥物束縛。他表示,健身即是最好的良藥。

家族遺傳甲亢 踏入健身改善健康

感到焦慮、脖子腫大和眼睛凸出對甲亢嚴重的患者來說是發病時最為痛苦的事情,劉瑞齊從小遺傳罹患甲亢,家族中他和奶奶的情況最為嚴重,需要以藥物控制,海苔、海帶等含碘物質更是違禁品。甲狀腺亢進容易造成情緒躁動,內分泌系統也會完全失調。他笑談自己小時候不聽勸告,偷吃海苔和海帶,導致病情惡化,不只體重迅速下降、脖子腫大和眼睛凸出狀況更加明顯,加上那陣子感冒,竟連續發燒兩周,緊急送醫後病情才舒緩下來,結束那場噩夢。

因為需要照三餐服藥和病情嚴重的關係,劉瑞齊在國中、小時期失去許多參加團體活動的機會,加上身體容易暴瘦或暴肥,常常被不懂事的同學取笑,讓他心裡十分受傷,卻也暗自期許自己要早日脫離被嘲笑的環境。高中時受到友人的鼓勵,上網找健身影片學習,到健身房進行自主訓練,後來成為健身房的常客,加上健談的個性,與健身教練熟識成為朋友,教練向他分享健身菜單,讓他真正進入有系統的健身訓練。

由於消防員的身分和擔心術後併發症的問題,劉瑞齊不考慮以開刀方式根治甲亢,而是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但在長期的健身之下,醫生告知他會慢慢減少藥物劑量,到最後已經能夠斷藥,只靠回診來定期追蹤病情。他認為這是健身為他帶來的新希望,也讓自己能夠多嘗試過去沒有機會接觸的事物。

劉瑞齊(圖中被背者)認為健身成為改善自己健康和人生目標的最大推手,也鼓勵大家要培養運動觀念。圖片提供/劉瑞齊
健身循序漸進 訓練安排是重點

劉瑞齊分享自己每個禮拜的健身課表,可分為胸部、肩膀、手臂、背部、下半身核心肌群等練習,一天只練一至二個部位,其中不含收操與暖身,光是練習就花了二小時左右。

針對專業的訓練菜單,私人健身房教練賴威丞認為若是像劉瑞齊一樣,身體有疾病的健身用戶,必須先從調整生活開始,無法依照強度來評估訓練。對初學者與平時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執行健身的階段也許一樣,但因為每個人的能耐與先天狀況有所落差,起點是不同的。不能依照死板的訓練強度去評估一個人的狀況,對於每個不同狀況的人,訓練強度都要有所改變。

以健美、健身來說,賴威丞認為將肌肉訓練到足夠的肌耐力,才有辦法進入肌肥大和肌力的訓練模式,最後則是訓練最大肌力,再針對肌力反覆訓練,每次的循環都必須比前一次更多次數或是加重重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達到健身的效果。

健身教練賴威丞(圖中戴眼鏡者)認為健身需要長時間慢慢持續累積才能有良好效果。攝影/林榆婷
七分靠飲食三分靠運動 你吃對了嗎

由於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的改變,台灣為了減肥而上健身房的人口比例越來越高。賴威丞在分析問題時發現大部分的肥胖者沒辦法控制飲食狀況,因此他在接觸這類用戶時,除了訓練的菜單外,初步會要求客戶從日常飲食習慣慢慢調整,例如原本每天一杯飲料,改成有一天不喝或是減少糖量,再慢慢增加減少的天數,一步一步改變飲食習慣,才能增加健身者的自主訓練意願,配合運動改善健康問題。

UP運動吃沙拉營養顧問蘇政瑜在考上營養師執照後選擇往健身營養方面鑽研,他認為以減肥為主的健身用戶必須避免過量攝取澱粉,市售的白米都是經過加工去殼後的精緻米,澱粉含量極高,因此他推薦主食可以改由五穀米替代。而一般民眾一天中的運動量不足時,攝取體重量乘以30的熱量(例如體重50公斤,每天需攝取的熱量約為1500大卡)最為恰當。對於用戶最介意該如何消除小腹的贅肉與鮪魚肚,他表示,腹部是人類脂肪總儲存率最高的地方,若想「腰瘦」,飲食調整外還需要以持續的有氧運動來輔助。

拳擊選手常為了參加量級比賽而減重或增肥,常見的輕量級拳擊選手減重方式為催吐和禁食,卻可能導致選手上擂台後因熱量不足而暈眩。蘇政瑜回憶自己曾替一位必須再減重三公斤才能參賽的散打選手設計飲食菜單,實際上選手已經沒有多餘的脂肪能夠燃燒,搭配低蛋白質的營養食譜,讓選手肌肉量能減少以符合比賽規範,為了能夠維持運動時不會疲勞,他認為階段性的減重計畫對選手來說才能達到最佳平衡。

有氧運動與健身運動,所需要的養分比例各有不同。製圖/蔡秉宏
熱身不過頭 運動後伸展避受傷

劉瑞奇回憶高中接觸健身時,曾因求好心切導致運動過度,造成腹部肌肉嚴重撕裂,當時接近學測只能選擇緊急開刀,卻也因此影響學測表現。不過他未就此氣餒,反而因為心中十分崇拜在火場出身入死的消防員們,讓他立下成為消防員的夢想。家人一開始擔心他是否因健身而受傷或造成病情惡化,但看見他在健身後的成效,漸漸地支持他的決定。

身體失衡,對人體是很大的潛在危害。以運動傷害舉例,當左腳受傷時,為了維持行動方便,身體會自然傾向,讓右腳施更大的力,但可能由於施力過度,或是姿勢錯誤,而造成二度傷害。近年來健身盛行,不管是鍛鍊肌肉的曲線或是瘦身減肥,熱身必定是運動前一個重要的環節,適當的伸展肌肉有助於運動上發揮及表現。

賴威丞表示,單一方面的健身訓練,或沒有了解其中的含意就直接訓練,不但不容易達到完美的成效,更可能導致肌肉拉傷或發炎,網路影片還是能參考,但盡量仍由是需要專業的教練從旁指導,才能理解正確的健身知識。他更提到,每個人的訓練方法都不同,需考量個人的身體狀況來調整訓練的強度跟訓練的內容。

物理治療百百種 對症下藥才有效

健身用戶才會在運動過頭導致受傷後,因妨礙訓練而到診所諮詢物理治療師。基本上物理治療師都會建議傷患先到大醫院檢查,確認是物理治療能夠輔助的症狀再轉診來治療。

診所物理治療師張逸華建議健身新手,一定要找教練或是指導人員,一般民眾不瞭解如何正確訓練目標肌肉群,觀念即使正確,若是力道擺錯部位,運動傷害隨之而來。她呼籲,應該在教練的指導下,直到熟練姿勢後再自己練習。

台灣大醫院與診所內的物理治療分為許多種類,每一種傷痛都有其治療方式,要如何使用才能讓緊繃的肌肉獲得適當的恢復張逸華表示,熱敷跟電療是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法,熱敷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局部的肌肉,獲得適當的放鬆加速代謝跟修復能力,而電療則是以電波去干擾肌肉痠痛,減少疼痛感。

生活中常見的民俗療法,事實上為沒有證照的非法醫療,國術館也是大眾常接觸的治療場所,卻沒有精密的儀器,個人也要承擔較大的風險。她建議少部分不喜歡西醫的療法的民眾,可以選擇中醫的針灸及推拿的方式,較能受到健保的保障。不論是在台灣或是醫療發達的國家中都會有許多治療管道,該選擇何種治療方法,還是需要聽從醫師的建議,才能在受傷後獲得有效的康復。

台灣有許多物理治療所可以透過動作測試,調閱以往紀錄,為傷患做出精確檢測分析。攝影/林榆婷
物理治療師張逸華認為,若想避免運動傷害,運動後的延展非常重要。攝影/林榆婷
台灣夯健身 風潮延續靠專業

在台灣,政府雖沒有以實質金援或法令來輔助健身環境,但也因為過去曾發生健身房惡性倒閉的新聞,目前規定健身房必須與銀行配合,用以保障健身用戶的權益。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許多健身業者搭上這股潮流,連鎖健身房、私人教練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健身產業的專業度卻被打上問號,許多人健身者在效果不彰之下紛紛離開健身房,如何延續健身風潮,成為教練們的努力目標。

賴威丞談到過去曾在大型健身房打工,兩者的差異在於大型健身房具有商業分工的部門分配,而私人健身房的分工較一致,每位教練必須全權負責買自己課的用戶生理、心理與訓練狀況。

因台灣的健身教練門檻要求較低,只要拿到相關證照,即使僅有體能指導員與運動傷害防護員的認證,沒有太過深入的知識就可能開班授課,仍不足以滿足健身多樣化的需求,引響健身產業的水平參差不齊。賴威丞認為就教練的角度來說,人際關係、溝通能力、教學能力以及專業度都是重點,用戶的健身意願取決於教練的態度,才能完全發揮專長進行有效訓練。

雖然健身風氣盛行,卻因專業度不平均的關係,幾年後可能面臨健身房大洗牌的動盪,在市場不大的因素下,台灣健身房若想仿效如歐美等先進國家的觀念,例如明確區分固定健身教練及健身指導員,或是改善硬體設備的模式,大量引進更先進的健身器材與加強健身房的舒適環境,小規模或缺乏專業程度的健身房可能會被環境所淘汰。賴威丞認為這樣的洗牌現象對健身產業來說是非常好的轉捩點,引進國外知識、加深教練的專業度,才能突破現有的健身模式,完善台灣的健身規模。

圖為全球健身產業,公認具有公信力與代表性的四大證照單位。 製圖/蔡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