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熱關渡節的遊行熱鬧展開關渡慶典。攝影/李冠穎
文教生活焦點

鬧熱關渡節 珍視關渡特色文化

記者 蔣季庭、李冠穎/採訪報導

為凝聚台北市關渡地區各級學校、企業、社群與居民的向心力,「鬧熱關渡節」在2015年首次創辦。今年(2017)台北藝術大學延續此意識,融合關渡地區特色生態與藝術人文,希望能帶動各界共同努力,展現關渡的美好與願景。

熱情參與鬧熱關渡節的社區民眾。攝影/李冠穎
自然生態豐富 歷史文化悠遠
柯文哲為鬧熱關渡節站台演說。攝影/李冠穎

關渡是淡水河的中繼站,河海匯流之時,水色深淺分明,稱為「分潮」,於清朝列為八大淡水美景之一。關渡又稱「甘答門」,匯聚新店溪、基隆河、大漢溪,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生態,是臺北市唯一有天然濕地、候鳥棲息、漁港與碼頭的地方。

從西班牙、荷蘭治臺開始,所有貨物都是由關渡送往淡水河口,一直到民國初年,都是重要的船運中繼站。一直以來,關渡作為對外聯絡的交通樞紐,成為文化發展的重點地帶,不僅擁有特殊的地理形貌與珍貴的濕地生態,更有豐富的歷史背景,蘊含許多臺灣文化,使關渡地區形成特別的生活圈。

關渡節節目豐富 相邀民眾逗鬧熱
當天的攤位活動多數民眾親子一起參與。攝影/李冠穎

今年台北鬧熱關渡節設置47個攤位供民眾參與,內容有關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校園義賣等,多方面呈現關渡地區特色,吸引許多民眾參與。

除了攤位之外,當天也匯集關渡地區鄰里居民、學校、企業團體,共計超過20個團隊進行踩街活動,沿知行路遊行至關渡水岸,變裝踩街展現創意。水上則有近百艘獨木舟組成船隊,由雙溪碼頭沿基隆河至關渡漁港上岸。另還規劃音樂、舞蹈、戲劇等超過10組團隊於舞台表演供民眾觀賞。

舞台上有樂團演出增添活動的精彩,搖滾了鬧熱關渡節。攝影/李冠穎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表示,鬧熱關渡節能夠符合在地化、國際化跟產業化三個條件。「在地化就是說它能夠有地方的特色;國際化就是說如果有國際的觀光客來是更理想的;最重要的是產業化,活動要能夠帶動整個地方的產業,關渡宮附近5000人在這次活動應該是全體動員,所以它有達到在地化的要求。」

柯文哲也期許能以活動提高台灣的可看性,發揮在地的特色同時維持藝術水準,慢慢把它做好,觀光客就會越來越多。到一定程度,就會讓國際觀光客把這當成台灣的特色並引起興趣。他說:「讓這個活動不只有大家來看,又能夠帶動整個地方產業的發展。讓台北是一個充滿歡樂的城市,然後是有藝文水準的。呼應這次世大運的口號:台灣走出去,世界走進來,讓世界看見台灣。」

關渡濕地生態豐富 野鳥協會設攤解說

由台北市野鳥協會設置的攤位「濕地寶可夢」,主要介紹在濕地常見的鳥類、螃蟹、彈塗魚給民眾認識。以考驗記憶力的遊戲方式,吸引民眾親身體驗。

台北市野鳥協會解說員程運璿說,關渡是一個重要的濕地,也是賞鳥的重要區域。關渡自然公園的設置目的,就是介紹此區域的動物、水生植物,把這塊溼地特別的部分展現給民眾認識。除此之外,關渡自然公園從2000年成立至今,一直都在推廣保育觀念。如果民眾有興趣,歡迎他們到關渡自然公園,內部會有專門的導覽員跟他們解說這一領域的知識。

程運璿舉「埃及聖䴉」為例,此外來種鳥類在關渡這邊已經存在很久,數量大概有1000隻以上,並與台灣原生種鳥類競爭,削弱本土物種的生存能力。他說:「我們想要教導民眾,要避免把一些寵物拿來野外放生,這樣會造成我們保育的工作困難。如果太多這種外來種,會危害到我們本土台灣原生的物種,我們希望民眾可以了解清楚。」

程運璿認為,保育意識推廣的速度還要再加快,因為生物減少的速度遠比我們想的還要快。人類的濫捕濫抓、氣候暖化、外來種競爭,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維持完整的食物鏈需要很多種不同的生物,某一區塊食物鏈的生物減少就會讓其他生物增加,進而導致不平衡,整個生態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去維護。

生態專家現身說法 保育意識需成習慣

推廣保育意識,可由政府或地方單位立法,訂定相關限制;或是由各處環保單位進行柔性宣導。除此之外,坊間也出現探索自然的相關課程,為使民眾切身了解,聘請生態領域講師授課,也讓孩童由小就培養起基礎的生態觀念。

「自然悠遊」就是近年創建的生態體驗營,主要藉由親身的戶外活動讓孩童學習有關自然的知識。有關台灣的生態現況,自然悠遊講師盧鼎杰指出,公共或是企業財團的建設,以及宗教團體的放生行為,都是造成生態破壞的主因,他舉國三高速公路為例:「因為在石虎的生存環境建設高速公路,導致先前常有路殺(野生動物遭車輛撞擊)發生,很快的石虎數量就越來越少。」

以上違法破壞生態的行為,有法律可以約束,並且相關單位可以使用公權力來制止。但其他破壞生態的主因,潛藏在民眾生活中的無意行為。人們沒有意識到,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事情其實對自然有害,當問題開始受到關注時,已經難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