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學費貴桑桑 傳播類私校貴兩倍

記者 何冠嫻、鄒芳婷、林郁婷、呂紹禾/採訪報導

台灣社會的氛圍下就讀大學成為大部分人的必經之路,但國立與私立大學的學費差距之大,也讓選擇就讀私立大學的同學和家庭背負學貸問題。

學費對大學招生的影響力

陽明高中范同學提到,很多學校在招攬人才時都會有獎學金補助的方案,像是學測滿級分的學生去就讀國立金門大學,可以享有四年四百萬的學費補助等等,不只有金門大學,許多學校也有相關的福利措施。雖然大多數學生都不會為了獎學金高分低就,但這些補助已經成功吸引了眾多學生的注意,因此學費也成為高三生選擇大學的條件。

 私立大學之間的學費差異大

以傳播學院為例,全台有 15 間大學開設傳播學院,其中國立大學中的政大、台藝大以及中正大學,收取學費最高金額也只要 28 千多元,但在私立學校中,最低學費是佛光大學的 48720 元,最高收費則是以新聞專科起家,在媒體業界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世新大學,該校就讀傳播學院的學生,每學期需繳交 58,459 元的學費。而國立大學有政府補助,相反地,私校一分一毛的費用都要由學生支付。

台灣就讀傳播科系學生於 105 學年度繳交的學雜費,其中私校更在 5 萬元左右。製圖/鄒芳婷

電腦費用存在的必要

翻開註冊單,發現雖同為傳播科系,但費用因各校增收其他細項有所差別。在各個收費項目之中比較,近乎每一所大學都有收取電腦網路使用費,卻很少學生認真檢視並理解收取費用的用意。而長榮大學則特別在網站中標明收取的電腦資源使用費的用意,說明此費用是使用在維護校園 e 化系統、維護硬體設備或購買軟體等。另外,學校也會向每位大學生收取保險費用,但保險費用會因招標廠商的差異而導致每年有所異同。除此之外,有些學校也會收取實習費或語言訓練費用,零零總總的費用相加後,導致大部分私立大學的傳播科系學雜費一學期也就超過五萬元。

傳播學系學費含有無形費用

就讀傳播科系除繳交學校規定的學費,以及林林總總的各項雜費外,就學期間還必須支付無形費用,例如:因課業的影音作業而需添購的攝影設備或收音器材等,雖然學校及系所皆會提供設備的租借,但因租借上的手續、時間和數量問題,以及器材是否汰舊換新,許多學生礙於這些擔憂,而偏向自行購買設備,這也造成另一種就讀傳播科系無形中支付的費用,多出一筆高額支出。

學費落差大 造成嚴重經濟負擔

為了解決高額的就學費用,學校提供就學貸款服務,讓學生慢慢償還,而許多已經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皆表示學貸負擔太大,動輒六、七年才能還完,是踏入社會第一個壓力來源。政府對於公立大學的補助較多,引此能擁有較好的教育資源,但私立大學的學生弱勢比例高卻必須負擔高額的經濟壓力。當教育資源不均等時,也變向造成了社會階級的負荷。公私立大學生境遇大不同,貧者難翻身,階級對立更嚴重。

弱勢家庭多集中於私立學校

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也變向造成了社會地位流動緩慢。立委林淑芬在 101 年調查全國大專院校弱勢學生比例,比例最少的均是一流的國立大學,前三名依序為陽明大學,台灣大學以及交通大學。反觀比例最高的學校均是私立技專院校,其中弱勢學生比例「最低」的國立陽明大學與「最高」的和春技術學院,兩者竟相差逾 24 倍。家長李小姐表示,家境不好的孩子通常得半工半讀,家境較優渥的孩子不必擔心經濟問題,反而有更好的資源及時間去讀書,到最後政府好像在懲罰先天資源較差的小孩,讓他們背負更多經濟壓力。

林淑芬的統計數據顯示,公立大學弱勢族群比例較低,造成階級複製。製圖/林郁婷

刻板印象重 造成私校學歷求職不順

私校生除了在畢業之後面對遙遠的償還學貸人生外,拿著私校學立求職更是另一種壓力。根據 104 人力銀行的統計,傳媒產業公立大學的平均月薪為 30,200 新台幣,起薪為 28,000 新台幣 ; 私大大學為 28,933 新台幣,起薪為 26,000新台幣。許多人還是有對於私立大學的刻板印象,甚至許多家教求才直接表明「只要公立大學學生」。教育部統計,近年私立大專院校學生每年申請就學貸款均超過 25 萬人,是公立大專院校的4倍。學者研究也顯示,家戶年所得 120 萬至 499 萬元家庭的小孩進入一般公立大學比例,是 50 萬元以下家庭的兩倍,也比 50 萬至 119 萬元家庭多出 8%

失去選擇權 但你可以掌握學費流向

負擔學費的多寡可以決定著你踏入社會的壓力程度,但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林柏齡說明:「當我們的成績只能選擇私立大學的時候,就已經失去選擇學費的權利了。」然而,在多數人的觀念中認為「私立學校就是貴」,但是卻不會討論同科系和其他學校間的學費比較,不在意學校收取的費用項目,倘若我們無法隨心所欲的選擇大學時,至少也要知道在學期間,每一分錢的用處,才不會覺得花了大筆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