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心事誰人知一卡在手 帳單跟著走慾望滿足不易 量入為出才是根本之道 – 1808期

信用卡的盛行,造成許多人年紀輕輕,卻已經負債累累。法律系陳同學表示,她有二張信用卡,都是自己去辦的,信用卡的好處在於它的即時性,不必帶一堆現金出門,就算沒錢還是可以買想要的東西,而且有時候刷卡並不代表身邊沒錢,只是她認為錢可以有其他必須的用途。至於帳單的問題,陳同學認為,並不是毫無節制的刷卡,加上每月只要繳清最低額度,負擔並不大,再不然,最後總有家長做後盾,所以並不擔心沒錢付帳單。輔導中心王佩蘭老師表示,現在大學生的心態多半是選擇性獨立,也就是在生活上總是表現出自己很獨立,也就是在生活上總是表現出自己很獨立,但金錢方面卻依舊依賴父母的援助。即使同學們在外打工,還是不忘向父母索取生活費,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打工並非必需,純粹只是為了滿足生活上的其他需求。王老師也提到,因為社會變遷快速,未來變得很難預料,造成大部分的年輕人選擇把握現在、享受當下。此外,也因為家中的小孩數量越來越少,相對而言,分到的資源比以往要多,父母親也投注較多的心力,使得他們比較不會去注意到金錢的流向,或是意識到其重要性,種種因素,讓時下的青少年缺乏審慎理財的觀念。任教通識課程「理財與生活」的郭迺鋒老師表示,信用卡、現金卡的對象大多以年輕人為主,在物質化的社會中,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盡的,青少年所追求的物品價值愈來愈高,於是往往以信用卡先消費,然後晚一點付款,郭老師認為這與學校的風氣也有很大的關係,所謂「同儕效應」,青少年的價值往往是來自於朋友,現在青少年大部份喜歡追求名牌,加上對名牌的迷思,讓青少年不知不覺注重物品的價格,反而忽略了品質。到底信用卡怎樣才可以使用得宜?郭老師表示,銀行願意為學生辦信用卡,是因為大部分學生都有父母替他們繳清一切費用,銀行是按個人的誠信來調高利率,也就是說誠信不好,利率會增加,郭老師建議在使用信用卡時,心裡要有一個天秤,把所有的成本列出來,必須在自己能負擔之內,要懂得自我控制,不要麻木地使用信用卡。郭老師說:「可以還多少,才借多少;而不是借多少,然後再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