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百年遺跡 發現龜山新風情 – 1858期

龜山保留許多百年遺跡,其歷史地位也值得探訪。進入烏來之前,可先在小鎮停留一會兒,好好了解早期龜山的發展歷史,踏訪先人留下遺跡。

日本人殖民 開發山林
龜山,座落新店與烏來交界處,早期因興建水力發電廠、開發山林資源和茶業,引進大批人力,帶動龜山繁盛。隨著烏來溫泉嶄露頭角,龜山逐變成一個烏來旁的小鎮。百年古蹟與歷史地位,已漸被人們淡忘。
在台灣割讓給日本後,日本植林世家土倉家族中的土倉龍次郎隨著日本軍隊來台。為開發林業,開始在台灣進行大規模勘查。後來選定當時南、北勢溪流域當作開發據點,奠定龜山現在開發基礎。
隨著林地開發逐漸成功,土倉龍次郎在友人提議下,開始計畫利用南勢溪水位落差來開發電力,向台灣總督府申請,得到許可後便籌募資金,開始了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興建工程。民國前六年完工,同年八月開始向城內、大稻埕及艋舺試送電力,台灣開始進入現代電力化的階段。

電廠枝仔冰 遠近馳名
龜山第一發電廠,也是台灣第一棟以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而成的發電所。後來因新龜山發電廠攔水壩,阻斷水流,導致舊電廠失去功能。在新電廠完工同年,舊龜山電廠亦宣布停工,民國三十二年正式走入歷史。
新龜山電廠興建於民國二十八年,民國六十四年更名為桂山電廠。廠內宿舍仍有部分是日據時代木式建築,宿舍前製冰部,販賣依循古法製造的枝仔冰,在這工作三十八年的陳先生表示,枝仔冰使用純糖製造,無化學藥劑,料多價格又便宜。龜山居民也很支持電廠枝仔冰,不斷推薦這難得古早味。

龜岩洞神像 見證興衰
一位居住五十多年的民眾表示,土地公廟前空地是早期維繫居民感情的地方,長輩在廟前喝茶聊天,小孩子則在空地玩耍。這座土地公廟,在他成長回憶中占重要地位。
龜山大街底的新、舊上龜山橋,形成一個V字形。舊上龜山橋旁的龜岩洞,留有百年歷史的電廠圳道吸管彎遺跡,以前有尊遺棄佛像在此地被人發現,後來隨著大家樂的風行,許多人陸陸續續送來許多神像,或來此地求明牌。居民表示,最高紀錄曾經高達十四尊神像放置於此,此事也成為許多老人家津津樂道的有趣過往。
高小姐在龜山生活了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她表示,龜山除豐富資源外,也有許多特色山產,由當地原住民配合龜山氣候而種植的植物,如珠蔥。對新店來說,這些都是珍貴文化資產,也是龜山人引以為傲的地方。許多曾為生活而離開的居民,最後也都回到龜山,她本人更是捨不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