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科技

歐美華語產量差距大 製作財經相關電影不簡單

記者/程沛茜 台北報導

許多人光是看到一部電影與財經議題沾上邊,就先入為主認為看不懂。但事實上,近年來金融相關電影票房不再慘兮兮,例如2014年上映的華爾街之狼全台票房約有2.1億台幣。

影評人無影無蹤指出,電影的種類中並沒有區分出「財經類」或是「金融類」,但還是要與錢、交易有關,舉凡股票、商業交易、華爾街等。無影無蹤舉例「白銀帝國」同為財經議題電影,「但清末的時候沒有華爾街,也沒有股票,就是白銀的交易。」另一方面,若以劇情分析商業性電影,通常會提到階級差異。以「金錢怪獸」來說,講的是貧富差距的批判。

近幾年歐美、華語圈大略財經電影在台北票房。(製表/程沛茜)
近幾年歐美、華語圈大略財經相關電影在台北票房。製表/程沛茜

無影無蹤說:「我們為什麼要去看一個大家都很有錢的電影?」他提到拍金融相關的題材,為了要讓民眾有共鳴,通常會批判階級,除了極為富有的角色之外,會有相對被剝削的人物;或是發大財後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就像「華爾街之狼」主角大起大落的人生。

拍攝財經相關電影比其他類型的電影難度多出一截,其一劇本專業度須達一定水準,其二如何讓電影劇情平易近人也是重要課題。電影「大賣空」講述次級房貸、金融風暴,專業知識多。知道大部分觀眾無法理解,但它用淺白的方式闡述:角色泡在浴缸裡,用泡泡說明泡沫經濟。無影無蹤認為主題是財經的電影少,大部分都是用來包裝。「例如講人性,用金融包裝;講愛情,用錢包裝。」

近年來,歐美與華語圈的財經相關電影產量差距大,對此無影無蹤表示「跟市場有關」。美國市場大,什麼議題都會有人寫劇本。而華語地區的市場小,近幾年台灣以青春電影為最大宗,除了劇本難寫之外,培養寫金融劇本的編劇也不輕鬆。「華語市場在二十年、三十年之後也許會看到更多金融相關的電影,但現階段來說我覺得還是很難,大家接受度還沒有這麼大。」

影評人舞影無蹤說明財經相關電影市場。(攝影/程沛茜)
影評人無影無蹤說明財經相關電影市場。攝影/程沛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