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兩岸老人問題座談 12日在世新舉行學者專家將發表五篇論文 共同探討高齡化社會問題及因應之道 – 1839期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社團法人中國家庭教育協進會,以及伯仲文教基金會,定十二日在世新大學舉辦2005年海峽兩岸「老人問題」學術座談會,上午九時,由教務長賴鼎銘及伯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吳志揚主持開幕式,地點在舍我樓十二樓會議室。上午第一場研討會從九點半開始,由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郭茂田,及講師劉欽發表論文「老人與社交活動」,第二場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楊培珊發表「老人財務信託保管的建立」,第三場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旭發表「老人醫療與照顧問題」。下午兩點開始,第一場由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郭海英以及研究生沈昆金發表「老人與家庭良性互動關係及氣氛的營造」,第二場是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系主任邱天助發表「台灣老人的生命史研究:生活紀事的敘事分析」。最後,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李振清針對此次座談會作討論以及總結。社會心理學系系主任邱天助指出,透過共同探討高齡化社會問題、因應之道並發表論文,互相學習、觀摩,期望改善兩岸三地老年人口問題。邱主任表示,此次座談會標題特地在「老人問題」上加了引號,表示老人未必是問題。在目前的高齡化社會當中,無法生活的老人才是問題,不該再以問題化的方式,或刻板印象來看待長者。過去談到老人,總是脫離不了身體酸痛、風濕、安養及照顧這類的問題。對此,邱主任說,老人並不一定都有風濕,這是一種對老人的歧視。座談將以老人的生活來理解長者,邱天助解釋道,就是不再以病理的醫生角度,或社會福利的社工角度看待老人家,而是從生活方式去了解他們,因此,才會在這次的活動加入老人信託以及社交等等的議題。邱天助針對他所發表的論文表示,老人最獨特之處,就在於長久的生命累積出其他年齡層所沒有的豐富經驗,我們可以從老年人的生活經驗去了解他們,與他們溝通,並願意耐心的聽他們講生命歷程,這是與老人溝通最好的方式,所以這次研討會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以往用病理式或社會福利式的焦點,真正把老人當成一個人,並付諸實踐去了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