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團圓性致缺缺!遊客盼貓熊「緊生仔」 – 2166期

台北市立動物園讓大貓熊「團團」和「圓圓」(見左圖,攝影/江尚軒)隔籠相見,嘗試讓牠們有機會進行自然交配,但頻度與發情的幅度仍未符合期望,為避免錯失最佳交配時機,動物園決定為「圓圓」人工授精。

大貓熊館館長王怡敏表示,每一年貓熊的繁殖季節,動物園都會嘗試讓「團團」和「圓圓」自然交配,但若是時間或位置不對而沒有成功,動物園也會使用人工授精的技術搭配自然交配,增加「圓圓」受孕的機會。

王怡敏也舉例,像是「圓仔」便是藉由人工授精的方式誕生,雖然人工授精必須承擔麻醉的風險,但至少比起母貓熊未到發情高峰或是二隻貓熊不合而強迫自然交配來的安全許多。在野外,貓熊一定要到發情高峰時才會尋找交配的對象,但圈養的貓熊則是隔籠互動,由保育員觀察雙方反應後再打開欄舍,若有一方沒有意願進行交配,可能會打架,導致母貓熊受傷。

王怡敏解釋,進行人工授精時,只要是精子良好的活體,皆會使用,並不會刻意決定性別。藉由人工授精生下來的小貓熊,也不會和自然出生的胎兒,有任何的差別或不良的影響。

有了人工授精這項技術後,不但可以將最合適的二個體進行交配,達到族群管理的目標,增加遺傳的多樣性,也可以將二個遠距離的精子和卵子進行結合,動物不必再千里跋涉的進行配對。

為了增加受孕的機會,動物園這陣子將讓「圓圓」不定期「翹班」,提供相對安靜、穩定的環境,若真的有受孕,便可以加速胚胎的著床。王怡敏更強調,未來若真的有貓熊幼仔,為了增加存活率,動物園將會進駐自然管理和人工哺育的團隊。

遊客劉琪蓉也驚訝地說,不知道「圓仔」也是靠人工授精的方式誕生的,希望平時看起來懶懶的「團團」和「圓圓」,可以多加油,再為貓熊幼仔掀起一股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