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動手玩創意 自造旋風來襲 – 2160期

近年來,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在全球掀起一陣旋風,台灣也不落人後,於民國102年成功舉辦第一場自造者嘉年華(Maker Faire),爾後相關運動及交流更是蓬勃發展。

 

自造者(Maker)最原始的意義是動手實作,創客們透過分享技術和工具,實踐自己的想法。與傳統教育以「想」為主的學習不同,轉而強調「實作」,重視創意及實現創意的能力。而這樣的概念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也具許多前例可循。例如蘋果電腦創辦人(Steve Jobs)不依靠公司的資本,僅靠著熱情與朋友的幫助,便在車庫內製作出第一代電腦,證明創造並不是科學家的專利。

 

自造者精神的實踐,讓許多人的想法交織出新火花,進而創新科技、解決生活困難。若自造者的創作含特殊價值,甚至能透過群眾平台或創投募資,創造出龐大的商業利益,這也造就媒體喜歡將自造者運動與商業、科技連結。對此,「Fun-Maker數位手作工坊」的負責人余有容提到:「雖然自造者(Maker)的創作確實有機會創造商業價值,但運動主軸其實更像一種生活態度。」

 

另外,余有容也提醒:「自造者若欲販售所創產品,不可忽略銷售及推廣所需的額外心力,許多年輕自造者(Maker)欠缺業界經歷,以為募款生產後就能夠坐享利益。」明白這條路的困難之處,促使余有容將工作坊定位在教導手作、推廣自造者精神為主,他希望大眾能在此地體會動手創作,並將所學應用在日常,因此,顧客在「Fun-Maker數位工坊」學習的創作相當生活化,以手作音響、電燈、野餐盒、手提箱等日常用品為主。

 

 

 

 

自造者運動是一種全球的現象,但各國發展狀況有所不同,中國的自造者運動常與創業做連結、美國強調找回實作能力、台灣則希望刺激大眾實現創意。受到文化及環境影響,不僅各國方向有些許差異,不同的空間與組織也造就對自造者運動的不同詮釋,台灣第一個自造者空間(Maker Space)「Openlab. Taipei」的志工鄭鴻旗便將自造者運動視為一種社會運動。

 

Openlab. Taipei」約成立於民國98年,起初以社群的方式討論,但因網路上討論效果有限,於是他們在第二年向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提出空間申請並成功通過(需重複申請)。鄭鴻旗說:「在實體的空間交流更能夠解決彼此遇到的問題,例如焊接、電子等技術在當面交流後便能輕鬆掌握。」每周三,他們都會固定在「口丁」(社員對寶藏巖基地的命名)開會討論,互相交流創意及設計,至今他們已經完成許多計畫,如:行動工作坊腳踏車、108 小怪獸、LED鋁罐燈……。

 

對「Openlab. Taipei」來說,營利並不是首要目的,其手作成品多配合美術館、博物館等非營利機構展出。成員聚會只為興趣,運作的財務來自社員自掏腰包,訊息也公開透明,更歡迎其他人一同共享工具及資源。最重要的是──他們樂於「自造」。

 

「自造」不可否認有間接推動科學、經濟發展的能力,但多數Maker的想法其實很單純,Just For Fun是他們的原動力,鄭鴻旗認為:「創意的環境無法用金錢堆砌,期待社會大眾在動手實作的過程中,一起享受樂趣和解決生活問題。」

 

 

 

這股風潮在自造者的帶動下,漸引起政府重視,教育部提出「高中創意自造五年計畫」,編列1.1億元預算,規畫五年內在22縣市至少各有一所高中職成立「創客實驗室」,並讓各縣市至少有一所國中設置「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企圖透過教育將自造者精神深耕,讓國人的創意轉化為產品。

 

而板橋高中正是其中一所學校,校內於今年5月增設了二間教室,一間為數位設計,另一間則為工廠,並將之與生活科技的課程做結合。教師顏椀君表示:「希望學生能在過程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學習如何運用知識,進而增加其學習意願。」除此之外,她也同時指出現階段政策缺乏配套的缺點:「許多學生對設計思考缺少想法,所以很難直接找到製作的方向,相關師資也不夠。」

 

自造者運動這股浪潮其實包含許多層面,除了找回創作的熱情,Fablab實驗室的普及化更意味著科學平民化及全民皆可生產。世新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王美雅解釋:「生產工具重新回到個人的手上。讓大家輕易動手實驗,加強創新的可能性。」發明創造將不只發生在擁有昂貴實驗設備的大學或研究機構,也不僅僅屬於少數專業科研人員,未來有機會在任何地方由大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