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動物認養 與人最美的共生 – 2152期

記者梁家寧/文山報導

動物認養是台北市立動物園積極推動的一項計畫,從收藏、保育及展示的場所演變成教育的推動者,無論是病理研究、國際合作、防止動物基因弱化或教育民眾等,都是動物園努力的方向。

動物認養計畫小組負責人林榕珊指出,許多民眾常誤以為動物認養計畫就是將動物認養回家,為讓民眾了解動物認養計畫的具體實施辦法,園方去年和網路插畫家馬來貘、動物保育團體X-Selecting及網路平台flyingV合作宣導,隨著捐助的價錢高低,還可獲得不同的回饋。本身也有參加動物認養計畫的何姓遊客表示,能集合大家的力量幫助可憐動物,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動物園本身也有實施保育計畫,林榕珊以雙北合作的生態指標台北赤蛙為例,民國88年,動物園研究人員在新北市三芝區農民楊文石(以下稱阿石伯)的睡蓮花田找到台北赤蛙,成為動物園發展台北赤蛙保育計畫的開頭,而這項阿石伯所參與的台北赤蛙保育計畫是靠動物認養計畫所獲得的資金才得以執行,為說服阿石伯停止使用農藥,動物園採取補貼損失的方式,並和素食團體合作收購有機蓮花,眾人努力之下,民國92年8月阿石伯的睡蓮花田裡蛙鳴不斷,從僅有的30隻到接近100隻的台北赤蛙,是大自然對認養計畫的參與者最好的回饋和鼓勵。

雖然仍有不同的挑戰讓樹蛙面臨新的威脅,但林榕珊也強調,這就是動物認養計畫持續進行的原因,動物保育這條路,需要不斷解決各種困難,如果沒有人去執行保育的工作,最後物種可能就會默默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