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紅鶴母女餵乳秀親情 – 2151期

擔任台北市立動物園29年的迎賓大使紅鶴首次出現自然繁殖成功案例,目前由親鳥自行養育的「小灰」也開始跟著爸爸、媽媽在大門廣場擔任起小小迎賓使。

保育員劉軒宗表示,紅鶴的個性非常膽小,早上要到室外欄舍展出,晚上則因安全考量必須回到室內,裡外交替的不穩定性,導致紅鶴29年來始終沒有築巢、繁殖的記錄。今年動物園調整飼養模式,除了興建室內育雛中心外,還特地在進出通道旁保留一個空間,讓想繁殖的大紅鶴可以長久停留,並放置足夠飼料,讓大紅鶴不一定要到戶外覓食。

謹慎的大紅鶴花了很長時間才適應育雛中心,產蛋後隔天剛好遇到颱風蘇迪勒來襲,動物園為了災後重整而休園三日,促使被迫留在室內欄舍的大紅鶴專心孵蛋,風災過後大紅鶴仍停留在原地護蛋,即便保育員進入欄舍清理也不願離開。劉軒宗表示,雖然五個巢位都有大紅鶴在孵蛋,但最後僅有一窩成功孵化,其他都是死蛋。

「小灰」誕生後,都是由媽媽親自餵養,紅鶴媽媽會從口中滴出「紅鶴乳」餵食,在親鳥哺育的情況下,相較於由人工哺育的紅鶴寶寶,「小灰」成長得更快、更好,而目前人工還無法調配出「紅鶴乳」的營養配方。

當「小灰」面臨其他紅鶴欺負時,牠的爸爸、媽媽會在一旁保護並作勢攻擊,就連睡覺時「小灰」跟媽媽都形影不離,而當「小灰」在池裡覓食到忘我,爸爸也會發出聲音提醒「小灰」該回欄舍,一家人一起行動、互相照應,讓蘇姓遊客覺得紅鶴寶寶與父母互動的過程相當有趣。

劉軒宗指出,人工培育需花費相當多的人力和資源,如果紅鶴以後可以自然繁殖和育雛,紅鶴寶寶不僅會長得比較健康,也可以節省許多經費,動物園將會延續今年的飼養管理模式,鼓勵紅鶴自然繁殖,也考慮更換紅鶴的腳圈,讓飼育員方便辨認每一個巢位的親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