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文山眷村改建困難多 違章老化阻礙重重 – 2145期

「眷村」一般指國防部用來安置曾經在大陸作戰失利、撤退來台的軍人及其家眷後裔的地方。另一個說法是指,榮民與其眷屬自行圈地興建房屋,就地居住,此等建築不屬於國防部。雖然這些自行圈地的行為皆是屬於違法,但因年代久遠、居民年齡層偏高、身體狀況不佳等,區公所期盼結合在地文化,更完整的規畫這些土地的未來。

仙跡岩紫範宮附近的老舊聚落,正是由榮民家屬自行建築的聚落,屬於違章建築。這個地方依山而興建,遇豪大雨時容易發生土石鬆動的危險,本來是不適合作為居住用地。當地的陳姓居民表示,他在這邊住了20年以上,不知道自己是違建住戶,現在如果要他搬走,他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關於仙跡岩老舊聚落問題,文山區公所祕書桑銘志說,這邊的居民不適合臨時安置,但是違建問題也不能放任不管,有里長在鄰里大會上向區公所建議,希望透過與社區整體互動,將仙跡岩納入文山區整體規畫中,希望台北市政府可以正視這個問題。

桑銘志表示,這個地方的問題相當複雜,因為牽涉到私人用地,但是也有違建和安置等問題。他補充,因為這邊的居民多行動不便,目前文山區也無空間及經費可以安置遷出的居民,目前僅能以維護安全為主。

住在對面大樓的吳姓住戶表示,她認為很多違建都要拆除,然而,必須要考量到仙跡岩歷史文化的相關背景,「如果很多企業的違建都可以就地合法,榮民的居所為什麼不行呢?」她希望政府能夠在鐵腕的法律之下,考量到更多的人情。

文山區的眷村改造,是有相對成功案例可以追溯的,除了仙跡岩,位於汀州路四段的崇德隆盛新村,在經過都市更新計畫後,建成了可入住550戶的社區住宅,周遭環境幽靜,也有公園綠地供住戶散步運動。萬和里里長吳祚榮表示,新建的社區大樓也入住了不少從其他地區搬遷出來的眷村村民。早期尚未改建之前當地的環境並不好,因屬沙洲地形,地勢低,大雨來臨時容易有淹水的情況,經過堤防建設後才有所改善。此社區住宅的規模是文山區最大的,從老舊、分布散亂的眷村到現在的整齊大樓,從此可看出其不容易的地方。

景華苑則是坐落在羅斯福路五段的巷弄內,房屋外觀仍像新建成的大樓,景華苑社區管理委員會的廖姓民眾說,這個社區在民國100年時交屋,一樣也是提供給從眷村搬遷出來的居民入住。目前社區的空房並沒有被住滿,未來應會有需要的居民陸續遷入。

對此,負責處理眷村土地的國防部軍眷服務處的莊姓上尉則表示,眷村改建的計畫就是希望能讓眷村村民的生活環境有所改善。而搬遷過後的眷村舊址將會公開招標,賣出的金錢將會用於支付新建大樓的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