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陶藝家胡維澤鍾愛文山 跨足社區營造 – 2130期

從事陶藝創作已40年的著名陶藝家胡維澤,從未搬離文山區的他,對文山區有著深厚的認識和感情,並對文山區特有的山水景色和人文風情讚譽有加。胡維澤除了專注在個人藝術創作外,在近十年間更積極進行社區環境營造的工作。

胡維澤在高中時期便對藝術產生興趣,在眾多藝術領域中選擇陶藝創作,原因是陶土的可塑性大,經過燒製後又是另一個型態,作品能永久保存、歷久不衰,而在創作過程中與陶土親近的感覺同樣吸引著他。

文山區對於胡維澤而言,除了有「家」的感覺外,更是一個能讓他靜下心、放慢步調的地方,他表示:「文山區好山好水,整個環境都很棒,我經常會到河堤散步。」他認為文山區與台北市其他區域相比,有一種吸引人的特殊魅力。

胡維澤近20年居住在忠順里,十年前應忠順里里長曾寧旖的邀請,參加社區環境營造的工作,現在同樣是社區美化推手的他,把陶藝技術帶進社區,除了希望美化環境,更期望透過社區環境營造,參與文山區的藝文發展。

胡維澤把社區內破舊和閒置角落,以藝術的形式改造成公共藝文空間,如忠順里內的「忠順壁畫」、「超乎想巷」與「陶板女兒牆」等,皆是他為此區量身訂做和監製的。胡維澤認為社區環境營造具有挑戰性,他解釋:「平常是進行個人藝術創作,是屬於私領域,但公共空間是屬於公領域,創作需要跟社區與在地文化連結。」因此,在被改造的公共空間中,他企圖把社區的在地文化與人們的生活面貌,藉藝術將其呈現出來。

談及對文山區藝文發展的期許,胡維澤表示,藝術創作很自由,而文山區的可塑性超乎我們的想像,各個區域間存在差異,使每個地方可進行公共藝術的方式及其可塑性皆不一樣。他認為文山區的大環境很美,但仍會有一些廢棄空間和治安死角,他期望居民能多關注和共同改造出能呈現當地人文藝術的公共空間。他並表示,政府和里民可以善用文山區內的公共空間,例如,可在河堤上辦一些具趣味性、能吸引民眾的藝文活動,讓文山區能在藝文發展上,呈現出屬於自己的在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