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顧

我們不上學 自學闖出一片天1 – 2130期

當台灣教育改革的步伐姍姍來遲,來自宜蘭的自學學生汪暐嵐和楊逸帆,都選擇與主流升學道路逆向而行,實踐非學校教育(unschooling)的另類教育模式。

汪暐嵐今年20歲,現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國際與兩岸關係組三年級學生。她坦言,升學之路荊棘遍佈。當年自學相關法條還未規範,無學籍的汪暐嵐連報考大學的資格都沒有。經過一番波折,佛光大學才破格錄取為學分制學生。

雖然升學過程段不順遂,但汪暐嵐從不後悔選擇「自學」的道路。她回憶,自學期間在美國打工換宿、在菲律賓探訪平民窟、在上海參觀世界博覽會、在台灣腳踏車環島(見右下圖,照片提供/汪暐嵐)等等,她和數名自學生合作,從買機票到當地行程規畫,都要自行策畫。從每一次行動學習中,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汪暐嵐說:「原來我唸書的時候,只能看到一個平面的圖像。可是當我經歷環島以後,再看到地圖和書本的時候,我腦海中會有一個立體的圖像。」

汪暐嵐自述,在自學期間一年耗費在學習上的費用約15至20萬元。即便相較於傳統學習的「高額學費」,汪暐嵐的媽媽陳櫻娟則表示支持。她認為,孩子在成長期間接受多元教育,有機會培養社會能力,這不是金錢能衡量的價值。

和汪暐嵐一樣,來自宜蘭的20歲自學學生楊逸帆表示,學歷並不等於能力。他在14歲時,以自學生心聲的紀錄片「不想考基測」,入選「紀錄片製作專案」,獲得公視與國藝會40萬元的輔助經費。18歲時,創辦探討教育改革的雜誌《Awakening》,致力於推動教育多元發展。

即便沒有在學校跟同學一起唸書,而選擇提早投身社會工作的他表示,在察言觀色中,學習待人處事的態度,與人交際之餘,訓練自己思考方式及做事原則。是做中學,也是學中做。「這跟做課本練習題的思考方式是一樣的,只是換了個課題而已」,楊逸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