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年輕化 心理健康意識提升

記者 呂洪瑋、彭楷葇、姚領/採訪報導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和自殺死亡及自殺通報統計顯示,15~24歲的青少年族群自殺率大幅提升,從2012年的每十萬人口6.0,到2022年的每十萬人口10.7,自殺死亡率位居第二。當青少年憂鬱症狀愈發普遍,如不重視憂鬱年輕化,恐造成不可逆的結果。而隨著國人對於身心健康意識提升,社會及校園也更加重視身心議題。

褪去黃金甲 浴火英雄仍是凡人

據躍進消防統計,台灣在過去十年間,就有45名消防員在執勤時犧牲。消防員不僅承受搶救時間有限的壓力,更時刻處於「這趟任務出去,不一定回得來」的風險。極端工作環境及諸多因素,使消防員相對於其他行業,更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擾,如:焦慮症、倖存者內疚、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儘管如此,縣市府消防局提供的心理輔導機制未能使消防員敞開心扉尋求協助。

愛「藥」安全 預防準備需做足須完善

「愛滋病」簡稱為HIV,是一種可傳染式之性病,被部分民眾視為「不治之症」,甚至將愛滋病污名為患者不當濫交的報應,這些刻板印象也引發社會焦慮,產生罹病焦慮症。然而,愛滋病具可控性,民眾除安全性行為,目前政府也大力推廣藥物預防愛滋病,齊步邁向全球愛滋病防治三零(零增加、零死亡、零歧視)的願景。 

憂鬱世代 情緒理解控管阻潰堤

憂鬱症不分國界,無論年齡、性別或社會地位,都可能受其困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有超過3億人患有憂鬱症,佔所有疾病負擔的首位。然而,憂鬱症雖為心理疾病,卻造成個體身心極大的痛苦,對整個社會和經濟體系亦產生深遠影響,如何預防與治療憂鬱症即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廟會文化傳承 宮廟成迷途少年避風港

台灣獨有陣頭的文化,給人的既定印象大多是負面的,台中市玄武宮宮主陳誌偉扛起這份兼具挑戰的教育責任,給予迷途少年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平日帶著他們從事水電技術工作,培養一技之長,假日便訓練他們「擊鼓、打鑼、小法、跳家將⋯⋯」,希望這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傳承台灣這份獨具特色的廟會文化。

以愛之名的綑綁 令人窒息的情緒勒索

近年來,情緒勒索這個詞彙越來越常被使用。對於勒索一詞,多數人會聯想到以實際行動為主的威脅與暴力手段,然而情緒勒索則不同,其中加害者的言語、肢體暴力,經常聲稱以「愛」為出發點,使受害者難以拒絕;另一方面,大部分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存在親密關係,往往使受害者更難向外界發出求救訊號。 

正視月經貧窮 學校將免費提供生理用品

月經貧窮的意識逐漸抬頭,現在只要上網搜尋月經友善地圖,就能看到有哪些地點有放置免費生理用品,許多店家都陸續跟進,共同打造月經友善的環境。而台灣在制度上也跟進改革,立委們於2022年10月提出臨時法案,要求教育部開始研議在全國各級學校以及教育部所屬場所放置免費生理用品,此法案於2022年11月正式通過,教育部長潘文忠允諾將與各專家共同商議,最遲於112學年度開始實施。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