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轉型護水土 重現綠意山林景

記者 吳齊桀、林長岳/採訪報導 台灣低海拔山區隨處可見檳榔樹的足跡,不僅影響生態美觀,屬於淺根植物的檳榔樹抓地力遠不及原生樹種,若是遭遇強降雨很有可能導致土石流發生。因此農業部農糧署近年來持續推動檳榔廢園政策,鼓勵檳榔農民種植其他深根植物,期待能藉此保護台灣山林的生態環境。

廢檳榔園轉作油茶樹 給土地新機會

檳榔不僅不利於水土保持,長期食用更容易引發口腔癌,危及國人健康。事實上,政府早在民國98年推動「檳榔廢園及轉作措施」但在台灣至今仍有約4萬多公頃的檳榔園。位在南投縣國姓鄉一對青農,有感於對於土地的熱愛,接下父親的檳榔園,逐漸廢除並轉作對於土地較友善的油茶樹,自創品牌自產自銷苦茶油。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