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轉型護水土 重現綠意山林景
記者 吳齊桀、林長岳/採訪報導 台灣低海拔山區隨處可見檳榔樹的足跡,不僅影響生態美觀,屬於淺根植物的檳榔樹抓地力遠不及原生樹種,若是遭遇強降雨很有可能導致土石流發生。因此農業部農糧署近年來持續推動檳榔廢園政策,鼓勵檳榔農民種植其他深根植物,期待能藉此保護台灣山林的生態環境。
記者 吳齊桀、林長岳/採訪報導 台灣低海拔山區隨處可見檳榔樹的足跡,不僅影響生態美觀,屬於淺根植物的檳榔樹抓地力遠不及原生樹種,若是遭遇強降雨很有可能導致土石流發生。因此農業部農糧署近年來持續推動檳榔廢園政策,鼓勵檳榔農民種植其他深根植物,期待能藉此保護台灣山林的生態環境。
記者 鄭安琪、陳昭慈、游佳穎/採訪報導 台灣隨處可見的檳榔,在原住民文化中象徵祝福的寓意,卻因為破壞水土保持, […]
檳榔不僅不利於水土保持,長期食用更容易引發口腔癌,危及國人健康。事實上,政府早在民國98年推動「檳榔廢園及轉作措施」但在台灣至今仍有約4萬多公頃的檳榔園。位在南投縣國姓鄉一對青農,有感於對於土地的熱愛,接下父親的檳榔園,逐漸廢除並轉作對於土地較友善的油茶樹,自創品牌自產自銷苦茶油。
處處可見的街角檳榔攤,是台灣社會的標誌之一。嚼食檳榔的健康危害,及大量種植檳榔可能引發的環境問題,日漸受到大眾的重視。如何兼顧環保觀念和健康之餘,妥善保存台灣的檳榔特色文化,達成雙贏的局面。
位於長春里的檳榔坑溪,八十八年間因颱風侵蝕,台北縣生命關懷協會及水利局編列經費整治,期望發展成生態教學園區,如 […]
新店市檳榔路一五九號附近地區近來因路燈不亮,報請市公所相關單位又遲遲未見修繕,導致附近住戶抱怨連連。 中興里里 […]
源自五峰山的檳榔坑溪,經過台北縣生命關懷協會及水利局六年努力,已逐漸恢復自然生態並發展成生態教學園區。 新店市 […]
新店市中興里檳榔路上有一空地,由於經費不足及產權不明問題,導致無法妥善規畫。目前除攀岩場有持續使用,周遭休閒設 […]
明道國小於二十三日,邀請景文高中春暉社同學到校,為全校同學進行藥物濫用防治的宣導活動。景文高中同學在台上賣力演 […]
記者 廖芷儀、姚景瀚、曾琬馨/採訪報導 根據2017年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成果,全台森林覆蓋面積達60.71%, […]
1.彩券盈餘 2.檳榔樹生態 3.八家將 4.基因檢測 5.脊椎側彎 6.藍皮解憂號 7.隔熱紙 8.家貓晶片 […]
記者 林芷君、蔡翌暄、李宜姗/採訪報導 阿里山林業鐵路(下稱阿里山林鐵)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為台灣重要的文化景觀 […]
近年來,許多被認為是中老年人才會罹患的慢性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專家指出,疾病年輕化現象與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運動及家族遺傳息息相關,其中以飲食為最大元兇。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