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捕魚

環保公衛

新興綠能遇挑戰 永恆之海盼轉機

台灣身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東邊的黑潮為台灣特有的洋流,因長期穩定,且開發量巨大,國家海洋研究院的與台灣大學、中山大學和海洋大學研發浮游式洋流發電機組,利用黑潮穩定的海流及巨大的開發量。波浪能發電也是近年業界的發展目標,總結來說,實現台灣2050淨零規劃,各國提倡綠能和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我國海洋能發電具備先天環境優勢,但未來機組之發電效益、發電成本與可用率仍待驗證,生態保育和環境評估在發展成熟後,是首要考量的關鍵。

完整內文
焦點環保公衛

【公民論壇】海洋環境惡化 為鯨豚生存請命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探討包括當前台灣海域鯨豚面臨的危機、海域環境品質惡化與鯨豚擱淺情形、鯨豚保育工作面臨之阻礙、政府對於鯨豚問題的應對措施,以及民眾如何從自身做起共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等議題,進行對話與討論。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結合地方創生 賦予漁村新生命

根據全國人口資料庫統計地圖最新統計,花蓮縣人口不到32萬人,僅佔全國人口1.3%。當地人口外移現象嚴重。餐飲品牌創辦人任聿新將地方創生的概念融入餐飲品牌,並與合夥人Jimmy共同合作,替花蓮新城鄉康樂村展開新樣貌,同時也創造許多工作機會。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文教生活焦點

青年流失文化斷層 卡那卡那富族盼尋回部落認同

在高雄市山區的那瑪夏,天還沒亮,部落族人便持著火把,拿著各式漁獵工具走到楠梓仙溪河畔,利用火光吸引魚群後,再將毒藤搗碎放入河中。如此,河中的魚類便會暈厥,大大增加捕撈成功率。而這便是卡那卡那富族代代流傳下來的河祭儀式,也是他們老祖宗與環境共存的文化智慧。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棄當科技新貴 深耕鶴岡重新尋找自我

花蓮瑞穗的鶴岡國小是被教育部劃分為特級偏遠的部落小學之一,大部分的學生皆為阿美族人。兩年前的暑假,學校迎來一位特別的老師「何寧」,擁有著高學歷的他,研究所更是赴美就讀馬里蘭大學,畢業回台也順利在薪資優渥的科技業工作,但一趟蘭嶼之旅打破他原本安穩的生活,決定捨棄高薪工作,來到鶴岡國小擔任英語老師。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修築桃園新屋石滬 期盼百年文化傳承

人人都知道澎湖的雙心石滬,但是卻很少人注意到,在台灣本島,也擁有百年歷史的桃園新屋石滬群,新屋石滬因為年久失修,加上海浪拍打侵蝕,石滬損壞不堪,是依靠桃園石滬協會的石滬修復技師,才逐漸讓石滬重新恢復樣貌。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