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偶說故事 本土文化拼傳承
布袋戲起源於中國,又稱掌中戲,曾經風靡全台灣,但隨著電視、網路的興起,人們的娛樂開始轉型,這項傳統技藝也逐漸沒落。不過,現在台灣有一個兒童布袋戲劇團,擅長將不同表演形式融入布袋戲,「戲偶子劇團」團長在台灣各地巡演,讓大朋友、小朋友認識不一樣的布袋戲。
布袋戲起源於中國,又稱掌中戲,曾經風靡全台灣,但隨著電視、網路的興起,人們的娛樂開始轉型,這項傳統技藝也逐漸沒落。不過,現在台灣有一個兒童布袋戲劇團,擅長將不同表演形式融入布袋戲,「戲偶子劇團」團長在台灣各地巡演,讓大朋友、小朋友認識不一樣的布袋戲。
布袋戲曾在台灣「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及娛樂的多元化,這個文化在年輕族群中出現斷層,逐漸式微,技藝的傳承及維護刻不容緩。
布袋戲在40與50年代的台灣紅極一時,締造出許多展演奇蹟,從野台戲演變成如今24小時電視輪播,布袋戲歷經許多創新與革命。但隨著世代娛樂的選擇性變多,此傳統技藝也面臨著生存考驗,除了播放平台得順應潮流革新、更替,表演內容也必須在延續傳統的主軸上演出新意,才能吸引現代人的目光。
曾經在台灣紅極一時的布袋戲,它的形式從廟口表演演變到售票演出,最後甚至進軍到電視圈。如今,這項表演藝術卻逐漸式微,各個劇團不得不進行轉型,在傳統與轉型的僵持之下,找尋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的娛樂方式也更加多元,傳統戲曲逐漸式微,已成為一種不可逆的現象。在新的媒體時代,台灣布袋戲順應發展,首創電視布袋戲,。進入21世紀,網路動畫布袋戲又應運而生,有一批年輕人懷揣著對布袋戲的熱愛,投身於布袋戲推廣與傳承當中。
傳統布袋戲逐漸式微已成為一種不可逆的現象,然而在這樣的前提下,仍然有一群年輕人因為相同的使命感而聚在一起,同臺透過戲偶揮灑著熱忱,布袋戲團團長黃盟傑說:「只要還有觀眾來看,我們就會一直努力下去」。
社教館文山分館於明日邀請「真快樂掌中劇團」,為民眾做示範說明與教學。明早十時三十分的示範表演,致力推廣傳統布袋 […]
「咚咚咚…」興隆國小「隆宛然」布袋戲社,每天早晨,都是從急促熱鬧的鑼鼓聲中開始一天的活動訓練。 「隆宛然」負責 […]
文山社教館後天推出兒童布袋戲,由西田社傳統劇場演出「鬼姑娘的傳說」,本劇榮獲兒童藝術節創作徵選首獎、金劇獎,是 […]
亦宛然掌中劇團定二十日在永建國小表演,演出「巧遇姻緣」,將傳統布袋戲文化完整呈現給予小朋友,歡迎家長前往觀賞。 […]
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文山分館為推廣布袋戲文化,特別設計「布袋戲體驗營」活動,其中為幼稚園大班至國小三年級兒童設計 […]
提起史艷文、素還真這些布袋戲人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布袋戲為什麼要叫布袋戲嗎?布袋戲的發展過程又是如 […]
台灣民俗技藝中,能順應時代,反映社會人心的當屬布袋戲文化,一群熱愛布袋戲的世新同學在新學期開始,成立布袋戲研究 […]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